最卷的组件,趁着上游杀价开始暴力赚钱了| 见智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25 20:30:29作者:橙橘网

最卷的组件,趁着上游杀价开始暴力赚钱了| 见智研究

最近的光伏市场有点诡异,硅料、电池不断降价利润缩窄的背景下,竞争格局最差的组件却迎来了利润暴涨。

硅料暴跌后,组件价格跌的却不紧不慢,毛利率得以快速修复,券商分析师近几个月也连续上修组件龙头的盈利。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光伏大佬也纷纷喊话注意光伏产能过剩问题,因为有利润的地方,必然会吸引大量玩家,进而形成恶性竞争,这种看似反常态的现状,究竟会持续多久?

01竞争最激烈的组件,不顾上游杀价,为何反而大赚?

最近光伏上游硅料价格波动十分剧烈,连续两周降价10%,已从去年最高价30万元/吨,跌至12万元/吨,但是上游硅料、硅片暴跌后,下游电池和组件的价格变动却相对滞后,据昨日Infolink和硅业分会价格公示,硅料和主流M10硅片周环比下跌近10%,硅片中只有210硅片相对抗跌,环比跌幅在1.6%,结构性分化明显。

相比于硅料和硅片的急跌,电池和组件环节反而比较淡定,价格下跌偏滞后。电池端,本周182单晶PERC电池片跌幅3.2%;210单晶PECR电池片跌幅4.8%。而N型TOPCon电池片跌幅最少,跌1.9%。组件端,182和210单面单晶PERC组件均价在1.63-1.65元/W之间,跌幅1.8%;182和210双面单晶PERC组件均价在1.65-1.67元/W之间,跌幅1.8%。国内N型组件中,182TOPCon双玻组件均价1.75元/W,210HJT双玻组件均价1.87元/W,均未下跌。

所以目前产业链的结果是,上游暴跌后,电池环节截留了部分利润,剩下的利润主要流向了组件环节。

为何组件环节没有快速传导上游价格?见智研究认为,光伏主链四个环节,价格传导并不顺畅,硅料降价后组件并不会线性下降,其实主要跟各个环节的属性不同有关,上游硅料属于周期品,而硅片环节的周期性更多源于硅料的周期性,最上游供给偏刚性,产线启停困难,所以价格弹性较大。中间环节再截留部分利润,然后再传导到组件,但组件环节具有消费属性,所以受需求端的影响更大,与终端价格不断博弈,所以相对上游降价较为缓慢,也因此得以修复毛利。

其实从一季报也可以看出组件企业归母净利润以及毛利率已经大幅改善,主要几家一体化组件晶科、晶澳,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翻了2-3倍,毛利也是维持30-50%的增幅。


(见智研究制图)

硅料下跌,利润转移至组件环节,券商频繁上调盈利预测。券商分析师也是持续调增一体化组件企业的盈利预期,以晶澳为例,2月之前券商2023年归母净利润一致预期区间徘徊在70-75亿,进入4月后分别多次上调今年盈利预测,目前给的业绩指引是93亿,可以看出,券商上调盈利预测的时间正好是硅料价格快速杀跌的时间,组件此前一直都是预期上游硅料降价后受益,目前是真正的业绩兑现期,且由于硅料价格暴跌,一体化组件的业绩大概率今年会超预期。

02组件跌到哪里?终端才会“按捺不住”

因为硅料降价速度快于预期,预计很快可能跌破10万元吨,市场也上修了今年光伏装机量,认为今年国内装机会超预期,乐观的观点认为今年组件需求可能超500GW,其中国内交流侧超200GW。

再看下组件排产情况,根据SMM调研分析,4月国内组件产量约为41.5GW,环比3月上涨9.2%,较3月供应仍较明显上涨,部分终端电站考虑成本及施工影响对交货需求减弱,5月组件产量约43GW增速低于此前预期。

目前二季度已经过半了,5、6月组件的产能排的已经差不多了,由于上游不停的跌价,终端观望的心态更明显, 原定二季度开动的项目部分出现延迟,消纳速度不及预期,硅料还会持续降价,所以重点还是看下半年。

但是市场也都想知道,组件到底降到一个什么具体的价位才能使得装机爆发?据见智研究了解,如果说某个具体组件跌到什么价格终端全面爆发似乎比较困难,业内的专业也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指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国企和央企的装机并不是说达到某一点然后全面爆发,而是阶梯性的分批次采购组件,不同地区光照条件不同、消纳能力不同等等,要求的收益率也不同,但是目前国内光照条件比较差的如云南、贵州等地,这些地方一般到1.55元/W左右也足以满足项目的启动条件了,所以对于大部分区域基本1.6元/W就可以满足启动条件了,国企和央企也并不会完全以收益率一个维度来决定是否启动项目,目标考核等方面的因素也要考量。

03一面担心竞争对手扩产、杀价,一面担心终端压价,四面楚歌的组件高利润能维持多久?

但是也不要高兴太早,目前虽然上游杀价,组件吸收了部分利润,毛利率得以快速修复,但肉多的地方,也同样会吸引来更多的狼,就像曾经硅料也是无人问津,但一旦发现利益够大,新老玩家都开始狂热扩产能,按照目前硅料价格下降的速度来看,假设按照6万元/吨的行业平均成本算,等玩家扩产爬坡再到达产后,价格又会跌成什么样子,真的有利可图么?

除了硅料,因为光伏近几年热,所以各个环节都有大量玩家涌入,曾经硅片竞争格局最好,只有隆基和中环双寡头,目前硅片产能过剩最严重,其实电池和组件环节也一样,光伏行业大面积产能过剩,狼多肉少,所以在疯狂价格战后,大部分玩家最终会惨淡收场。5月24日,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在SNEC第十六届全球光伏大会上公开表示光伏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未来将有大量光伏制造商将被迫出局,产能出清。

所以,对于组件环节而言,产能过剩隐忧同样大,尤其去年通威入局后,组件的竞争更为激烈。5月24日晚,一体化组件龙头晶科能源,发布公告公司拟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规划建设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60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56GW单晶拉棒、56GW硅片、56GW高效电池和56GW组件产能。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年底组件扩产规模已经超600GW了,已经是过剩局面了。且此轮硅料降价,受益的也只是一体化的组件企业,而那些非一体化的新进入者,随着硅料降价,组件降价,抗风险能力低,只能被市场拿捏。

简言之,硅料杀价,对今年装机会有很大的刺激作用,进一步促使国内装机超预期,也使得一体化组件龙头们的利润大幅上修,但是组件扩产周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在残酷竞争的背景下,想要长期维持高毛利,也比较难。


本文标签: 硅片  电池  硅料  单晶  gw  见智研究  光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