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政策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
2023-12-02
更新时间:2023-11-17 00:07:29作者:橙橘网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林石
时隔一年,阿里云再次“翻车”。
11月12日下午,双十一落幕之后的第一天,登上热搜的不是淘宝天猫战报,而是“淘宝又崩了”、“闲鱼崩了”、“钉钉崩了”、“阿里云盘”崩了连续登上热搜。据用户反映,不少阿里系应用均出现了图片无法加载、无法登录等故障问题。
阿里系多个产品崩了的消息登上热搜
根据阿里云方面的消息,阿里云是在当天17点44分起,“监控发现云产品控制台访问及API调用出现异常”,不同寻常的是,此次波及的范围尤其广泛:受影响阿里云产品超过达数十个,受影响地域涵盖全国、东南亚、欧洲、北美。晚上21点11分,受影响云产品才全部恢复。
去年12月,阿里云发生了运营十多年以来最大规模的10小时宕机事件,间接或直接地导致了原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卸任,时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亲自坐镇阿里云。
仅仅过去不到一年,又恰逢阿里云正在准备分拆上市的关口,阿里云再次发生严重事故,这可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进则退
关于阿里云,有一句话广为流传:“不是任何一朵云都能撑住阿里双十一的流量。中国有两朵云,一朵是阿里云,一朵叫其他云。”
这句话的背后寓意,是阿里云吃尽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红利。
2009年成立的阿里云,背靠着中国十多亿网民的庞大规模,仅2015年到2019年这几年,阿里云年营收就从30亿元迅速涨到了400亿元。曾经的阿里云,还拿过“上云就上阿里云,市场占有率超过第2-5名总和”这样的说法来做广告。
2018年末,阿里云在公有云IaaS+PaaS市场占比高达42.7%,来源:IDC
但时过境迁,在红利逐渐消退之时,阿里云不得不面对增速不断下降的现实。
2018财年(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底),阿里云营收133.9亿元,同比增长101%。当时阿里云引以为豪的,是连续十二个季度超过100%的营收增速。
自此之后,阿里云的增速已经开始下滑。2019财年、2020财年及2021财年,阿里云的营收增速分别是84%、62%、50%。到了2022财年,阿里云的营收增速直接腰斩,来到了23%。
更为严峻的则是2023财年,阿里云的营收为772.03亿元,同比增长仅为4%。财报称,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反映了金融服务、汽车行业和零售行业收入稳健增长带动的非互联网行业收入增长,但部分被互联网客户收入下降所抵消,主要是由于“互联网行业的顶级客户由于非产品相关原因逐步停止使用其海外云服务进行其国际业务”。
在2018年末,时任阿里云CEO的张建锋,还自信满满地为阿里云定下了三年营收破千亿的目标。结果直到2023年,这一目标恐怕也很难达成。
今年上半年,阿里云在IaaS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跌到了29.9%,来源:IDC
长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阿里云,龙头地位岌岌可危,而在其身后的,是迅速崛起的竞争对手们。
他们之中的代表,是三大电信运营商支撑的云服务业务——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2022年,这三大云厂商营收增速均超过100%。而另外一位,则是自带光环的华为云,其2022年营收增速更是高达122%。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3上半年)跟踪》报告,2023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中,阿里云在Iaas市场的占比已经跌到了29.9%,紧随其后的是华为云与天翼云,占比分别为13.2%和12.2%。
在“泽平宏观”给出的一份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中, 阿里云以8542亿元人民币的估值,高居中国独角兽企业第二位。
但对于增速下滑面临竞争对手围攻的阿里云来说,如果无法改变增长的难题,阿里云很有可能会在此跌彼涨中失去领先地位,而在即将上市的关口,阿里云的8000多亿估值恐成空中楼阁。
阿里不“懂”政企客户
消费互联网的红利期之后,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能够继续带来高速增长的仅存蓝海,是大量有着数字化需求的政企客户——尤其是规模巨大的政务、央企、国企的客户。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纵横捭阖的阿里云,却长期无法摸透政企客户。上述这些能为阿里云重新讲出增长故事的政企客户,与其相性不合。
首先,是阿里云陷入了路径依赖之中。阿里云平台早在推出之初的定位,就是创业者和中小企业,也可以笼统地称之为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新任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就在10月底的云栖大会上提到,目前全国80%的科技企业都跑在阿里云上。
做消费互联网出身的阿里云,曾经可以凭借技术领先,凭借自己在电商领域的经验,通过补贴、压价、烧钱等手段,便能赢得大量中小企业的客户。
2022年6月的阿里云峰会,张建峰仍在强调“坚持技术长征”。来源:峰会截图
但在面对政企客户时,这些经验几乎都用不上。因为政企客户的最高优先级并非技术领先或是补贴的多少,而是近乎“私人订制”般的客户服务。
举个例子,以往的阿里云客户完全可以在官网自助下单、线上签约,通过线上提供方案。但政企客户偏偏对线下服务的要求较高,他们不仅是购买公有云资源,还涉及到私有云部署等定制化解决方案,这对阿里云的客户服务水平要求极高。
这偏偏是阿里云的弱项。直到2021年,阿里云才史无前例地在全国开了16个区域分公司,强调“本地化”,包括和本地化客户连接、建立本地化的生态等。时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甚至在采访中说道,“如果今年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做好服务。”
其次,失去优势的阿里云,在政企领域碰到的对手,还是“国字头”的三大运营商,以及深耕政企领域多年的华为。
来势汹汹的三大运营商,根据IDC报告,其公有云业务(Iass+Pass)增速均超100%。今年4月,移动云确立了未来三年冲刺1500亿元营收的目标,天翼云将今年的营收计划定在了千亿级别——这是发展了十几年的阿里云都尚未到达的高度。
三大运营商奋起直追的底气之一,正是政企客户们的青睐。有媒体统计,2022年3月到今年3月,全国公示超1亿元的政企数字化大单,其中中国移动获得订单230个、中国电信175个、中国联通12个、阿里云3个、腾讯云4个。(注:大量政府采购项目未公示,统计只包含已公开部分)。
全国1亿元以上政企数字化大单分布,来源:财经十一人
在这些根基深厚的竞争对手面前,阿里云想要分一杯羹,还要面对成本压力,因为中国的云服务商还是要向运营商租资源,导致面对运营商云服务时无法发挥规模效应。
至于华为云,则是在客户服务上遥遥领先。有华为前员工告诉媒体,华为内部甚至有专门的“组织部”,为了一个大型客户,能专门成立一个数十人甚至百人的公司,来摸清客户的需求、架构、业务情况。而且每个政府或部委都有专门的接口人,长期对接一个客户。
根据IDC数据显示,华为云在中国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专属云+公有云)的占比为25.8%,已经连续五年保持第一。
最后,阿里云并没有构建出适配政企客户的内部结构。比如,阿里云内部的kpi制度无法适应政企大客户,因为这种按月按制度计算销售等业绩的制度,在面对政企这种通常以年为周期的合作时不够灵活。
痛定思痛之下,阿里云决定内部改革,面对政企客户水土不服的问题,从华为云挖来了高管蔡英华。2022年3月,原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总裁蔡英华,以全球销售总裁头衔加入阿里云,开始负责阿里云整个国内及国际销售业务,向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汇报。
目前来说,这一操作收效甚微,阿里云并未在短期内实现高质量增长,甚至在财务上出现了关键数据的下降与放缓趋势。按照阿里方面的规划,阿里云原则上需要在明年5月完成上市,也就是距今还有大概半年的时间,在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阿里云需要新的破局手段。
大模型“平台”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阿里云短期内很难从政企大客户那里啃下太多的市场,更实际的做法,是讲一个新的故事。
9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公告显示,吴泳铭将接替张勇出任阿里云智能集团代理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委任于2023年9月10日生效。
次日,吴泳铭发布全员信,宣布根据两大战略重心:用户为先、AI驱动,重塑业务战略优先级。战略投入也会围绕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进行战略投入。
吴泳铭对于AI的重视,意味着大模型将成为阿里云要讲述的新故事。
ChatGPT的火爆,让中国互联网巨头们仿佛找到了一座金矿。在百度最先公布“文心一言”后,时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也在今年4月发布阿里云开发的大模型“通义千问”,并宣布此语言模型会接入阿里旗下的所有业务中。今年9月,“通义千问”开始面向公众开放。
今年的阿里云峰会,张勇负责讲解“通义千问”,来源:峰会截图
但推出“通义千问”仅仅是个开始,阿里云要下的是一盘更大的棋。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2023年)》显示,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4910亿美元,增速19%。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为4550亿元,同比增长40.91%。中国信通院认为,云计算实现稳定增长的一大来源,就是大模型的需求刺激。
一个“通义千问”,在“百模大战”的情况下,谁胜谁负尚未可知。相比于一个大模型所带来的云计算需求,阿里云更想要的是“我们要让所有的人工智能公司和他们的模型,来使用我们阿里云的基础设施。”——语出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时任董事局主席张勇。
阿里云布局已久。
去年11月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CTO、“通义千问”开发负责人周靖人提到了一个概念叫MaaS,是“Model as a Service”的缩写,即“模型即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从单纯开发模型的模式,转变为围绕模型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而阿里云在其中的角色,既是算力的提供者,也是模型的开发者,同时还是一个大模型平台。
为此,早在“通义千问”发布之初,阿里云就宣布开源7B、14B版本,成为国内最早开源自研大模型的企业之一。
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着重提到的两个数据,一个是全国有一半的大模型跑在了阿里云上;一个是阿里的魔搭社区已经聚集2300多款AI模型,吸引280万名AI开发者,AI模型下载量突破1亿。
魔搭社区接入了大量大模型
阿里云甚至还打了个样,除了公布基于通义打造的8个行业大模型,还发布了一站式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阿里云百炼,号称可以让开发者在5分钟内开发一款大模型应用,几小时即可“炼”出一个企业专属模型。
仿佛是2023年版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大模型”,终于又回到了阿里熟悉的领域。
参考资料:
36氪《阿里云 在不合时宜的时代》
南方都市报《阿里云时隔一年再现大规模故障,云厂商宕机事故频发》
财经十一人《电信运营商云收入翻番,手握中国算力网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