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圈赴港上市 ,万店撑开万亿“在家吃饭”大市场

更新时间:2023-11-09 19:56:00作者:橙橘网

锅圈赴港上市 ,万店撑开万亿“在家吃饭”大市场

正在快速复苏的餐饮赛道,跑出一家服务“在家吃饭”新上市公司。11月2日,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锅圈”)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二级市场的认可背后,是锅圈牢牢占据了“在家吃饭”的新风口。从开出第一家门店到成为上市公司,锅圈只用了短短六年时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在家吃饭餐食产品的零售额计,其于2022年在中国所有零售商中排名第一,按零售额计是2022年中国最大的在家火锅及烧烤品牌。

据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间,锅圈营收分别达29.6亿元、39.6亿元、71.7亿元,毛利润分别实现3.3亿元、3.6亿元、12.5亿元,毛利率达11.1%、9%、17.4%。今年前四个月,锅圈实现营收20.78亿元、净利润1.19亿元,持续保持盈利。

锅圈提供的不仅是食材种类多、配送快速、物美价廉的特色服务,还成功解决了许多消费者面临的吃饭难题,包括不会做、做不好、做饭麻烦、外出用餐过于昂贵等四大痛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10月11日,锅圈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10025家,分布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

更值得一提的是,高门店覆盖率下,锅圈的闭店率却维持在3%的低基准线。而菁财资本创始人葛贤通曾介绍,餐饮连锁闭店率通常在5%-10%之间波动,低于5%属于优质,高于20%则较为危险。

培育新消费

锅圈今年的业绩也回应了市场的质疑,过往成绩并非仅仅因为承接了过去几年的宅家红利,更是因为精准切中了当下“在家吃饭”这一恒久常新的需求,并精准押中了消费者做饭简洁化的时代新痛点。

要知道,中国家庭的故事总是围绕着一张小小的餐桌展开。即便在外出就餐、外卖等多样化选择的当下,在家吃饭永远是无可替代的温暖。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在家吃饭占餐饮市场规模的比例由2018年的47.1%增长至2022年的60.3%。而在其发布的《2021年“在家吃饭”行业发展白皮书》中,提到2025年预计在家吃饭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55万亿。

但不同于父母辈忙忙碌碌的操持,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一代有自己的选择。尤其是近两年,即食产品成在家吃饭的新选择,市场规模正以25.5%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22年的3673亿元。而锅圈恰恰是这种目前“在家新选择”的一站式提供商,其优势显而易见,比买新鲜菜方便,比外卖健康也便宜,是毫无疑问的性价比之选。

更进一步地,锅圈优化“买洗切线上,在锅圈APP、小程序,或其他第三方平台下单,最快可实现30分钟送到家。

值得关注的是,在锅圈起家的火锅品类外,其早已开始拓宽产品品类,尝试发掘第二甚至第三增长曲线。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锅圈烧烤产品销售持续上涨,占比从5.8%增长至7.6%,再到10.1%。2023年前四个月,烧烤产品销售额达2.49亿元,占比12.3%。锅圈表示,未来将不断延伸至露营、一人食等更多消费场景,迎合细分需求。

今年9月份,锅圈董事长杨明超在郑州的一场活动中曾表示,速烹菜将成为锅圈到家的第三场景。与传统概念中的预制菜不同,锅圈认为最符合中餐的预制菜形态应该是预制食材,再通过提供烹饪解决方案,让消费者在家用5分钟的时间将食材制作完成。这种形式将最大程度的解决中式餐饮味型复杂,食材复杂,制作复杂的难题,且在保证了食材健康品质的前提下,使传统预制菜口味口感问题得到解决。

目前,锅圈的SKU已达700余款,覆盖火锅、烧烤、卤味、一人食、中餐快手菜、饮品、西餐等多个品类,其中约95%为自有品牌产品,可以满足单身、情侣、小家庭,以及大家庭的居家餐饮需求。

在此基础上,仅于2022年,锅圈就累积了超过一亿份订单。

另一方面,企业客户正成为加盟商以外的重要收入来源。招股数据书显示,2022年,食品批发商、超市、餐厅等企业级用户的销售占总营收的7.6%,2021年仅为1.6%。今年前四个月,该比例增长至9.5%,而去年同期仅为4.5%。收入来源的丰富也将进一步增强锅圈经营能力。

锅圈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社区餐饮零售”赛道。如今多家餐饮巨头也在跟进,但锅圈无疑已经依靠先发优势,构建起了足够坚固的护城河。

线下护城河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市场高度分散,国内及国际参与者均在争夺市场份额,市场竞争的挑战不言而喻。

而在找准赛道切入口之外,凭借线下万店网络,锅圈也正建立起自己的万店护城河。截至2023年10月11日,锅圈已实现10025家门店零售终端。在选址分布中,省会、地级市、县城是主要阵地,门店数量均为2000量级,而直辖市、省会、地级市的占比正逐年提高。

但不同于行业一贯的跑马圈地的做法,锅圈的业务逻辑是“先建仓后开店”,以保证冷链仓库的快速配送。而随着运营的深化,锅圈提出“仓店一体”战略,再向“一店一铺一库”升级,即实现线下有门店,线上有锅圈商城、锅圈微信小程序等云铺,背后有区域仓库支持。区域仓库服务的门店保障日常供应的同时,亦可将消费者线上下单的产品配送至门店次日自提,让门店具备零售功能又兼顾周转需求,实现高周转率同时无需太多库存。

更进一步地,锅圈以深耕社区门店更贴近消费者生活,从火锅应用场景步步拓展,通过优化“买洗切”步骤,在APP、小程序或第三方平台下单后,最快实现30分钟送到家的形式,抢占消费者心智。这也为其完成在下沉市场的布局打下基础,招股书显示,其县乡门店比例达43.5%。

引人注目的万店规模后,是品牌毛利的持续上涨,招股书数据显示,三年时间锅圈毛利实现了四倍增长。今年前四个月,尽管锅圈销售产品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降低,但销售存货成本也较去年同期降低了2.22亿元,使得毛利因此提升1.25亿。

事实上,其财务改善与商业壁垒的建立密不可分。

门店数量的拓展,为其带来的是企业经营优势的扩大。由于采购规模增大,原材料及食品的采购成本效益有所改善。招股书指出,跟过往相比,向锅圈提供采购优惠的供应商数量正大幅度增加,以牛肉制品为例,其采购量由2021年约9,800吨增加至2022年的17,000吨,采购端规模经济的优势,为其成本赢得更低支出。

与此同时,万店数量为其累积了更多消费者偏好数据。在终端网络辐射的社区周边3000多个家庭、1万多消费者中,锅圈得以不断更新产品结构,上新受欢迎的高毛利产品。以近期新上线的巴适黑毛肚为例,其在火锅食材热销榜排名第八,小程序界面定价为19.9元,据招股书介绍,该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毛利高于一般商品。

而万店布局,依托的是一整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产业链上游,锅圈与266家食材供应商达成合作,收购三家食材加工厂。并在中间环节参与孵化冷链系统,建设14座中心仓,使预定货品能实现次日送达。下游,则依靠零售终端覆盖千万级会员体量。

与之相匹配的是锅圈打造的覆盖采购-仓储-门店-用户的全业务链的数字化、智能化-锅圈云信息中心。通过数字化深度赋能供应链,串联起销售、订单、结算、供货、配送、生产等环节,还可从前端销售系统获取和分析,指引中间物流和货仓体系高效流转配货,以指导后端供应链的生产和改进,提供高效的DTC供应模式。

数字化门店管理体系对运营效率提升也直观地反映在了数据上,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每名门店运营人员可管理3.2家门店,2022年底时每人已可管理10.7家门店,今年前四个月,该数字进一步增加至12.8家。

与此同时,把握对的市场时机乘风而起,现在已成规模的遍布全国的万店网络+全链路数字化管理,如此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亦是锅圈在面对市场竞争时,立于不败的深厚壁垒。未来,锅圈计划进一步拓展门店。招股书显示,更多县级及以上城市,及东南亚等华人密集的海外市场,将是门店网络的重要目标。

或许我们可以期待,随着“在家吃饭”需求恒久常新,锅圈将会成为一种新生活方式的代名词。

(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标签: 火锅  烧烤  餐饮  锅圈  外卖  招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