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孩子哭闹的处理方法 如何处理孩子哭闹
2023-12-01
更新时间:2023-11-07 06:05:26作者:橙橘网
进入11月,各大医院儿科仍在接诊大量肺炎支原体患儿,近日,中山三院儿科团队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疗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专业讲解。
“支原体感染不要慌”,中山三院儿科团队提醒家长,退热治标不治本,治疗优选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口服吸收好,组织浓度高,大多数患者无需输液。重症识别最关键,持续发热考虑耐药,在家长和医师共同讨论后,取得家长知情同意,根据病情及时更换多西环素或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做好用药监护。
本文专业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 陈碧璎,杨可鑫,张萍萍,陈壮桂
问:孩子持续高热让家长很焦虑,高热代表病得重吗?
答:今年支原体感染的孩子最突出的症状是持续高热,家长反复多次辗转于各大医院,如何解决孩子“高热”成了儿科急诊的焦点。
发热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症状,宝宝的体温和家长的焦虑正相关,国外称之为发热恐惧症(Fever phobia),不仅对家长造成困扰,也影响到医生的用药选择。
事实上,体温的高低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没有直接相关。高热不等同重症,不要被高热“带节奏”。退热处理的目标是改善发热孩子舒适度,而非单纯恢复正常体温。
问:孩子如果烧到抽搐,怎么办?
答:对于6个月-6岁的孩子,体温过高可能会导致孩子发生抽搐,医学上称为热性惊厥,因此,对高热患儿积极采取退热措施也是很重要的。
首先鼓励儿童多饮水、甚至可口的饮料来确保足够的水分,其次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但通常情况下不主张两种混用,已有研究证实退热剂并不能有效预防热性惊厥的复发。
再者,对于发生高热惊厥的孩子,解开衣领,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同时避免孩子从高处摔伤造成二次伤害,并尽早送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不宜用掐人中、塞手指等方法“抢救”孩子。此时请记住:LESS IS MORE!
问:怎样确定孩子是否感染了肺炎支原体?
答:临床上,抗原核酸检查和抗体检测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最基本的方法。
目前能检测的支原体抗体主要包括IgM和IgG两种,IgM抗体代表近期感染,一般在感染后4~5天出现,3~4 周后达高峰,持续 1~3 个月甚至更长。
太早抽血检查阴性,不能排除是支原体感染,因为产生抗体需要时间,一般在病程7天左右才会出现;
相反,太早查出阳性,也不一定是现症感染,支原体IgG抗体代表既往感染,一旦产生,会持续几个月到一年不等,本次查出来的可能就是之前感染支原体后产生的抗体。因此,抗体阳性不一定就是支原体,阴性也可能有感染,需要科学分析。
核酸检查是确认是否支原体现症感染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当然,不管哪一种方法,都有可能出现假阳性或阴性,因此判定抗体检测结果务必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作综合分析。
问:怎样早期识别危重症的预警信号?
答:支原体感染轻症者不需住院治疗,居家治疗即可。根据2023年的治疗指南简化观察指标,便于家长们从症状上早期发现孩子转为重症,有下列之一者可能为重症:
(1)持续高热(39℃以上)≥5天或发热≥7天,体温高峰无下降趋势;
(2)出现肺内症状加重如喘息、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之一,这些表现与病变重、合并塑形性支气管炎、哮喘发作、胸腔积液和肺栓塞等有关;
(3)出现肺外并发症,以脑炎最为常见,患儿可出现抽搐、意识改变等;
(4)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脉氧饱和度低于93%。
问:抗感染治疗中,大家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疑虑。
答:最近存在不少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耐药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如XX环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如XX沙星,对这类耐药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显著。
但是,四环素类抗生素有潜在影响牙釉质发育的风险,需要8岁以上才可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需要18岁以上患者使用。
结果,8岁以下发生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无药可用”,家长带着孩子反复多次辗转于各大医院,大量的高热孩子滞留在门诊、急诊。
“无药可用”和“有药不敢用”成为家长们纠结的焦点,既担心病情恶化,又担心药物副作用,医患双方均承受着难以言状的压力。
当然,8 岁以下儿童使用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属超说明书用药,使用前需充分评估利弊,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
已有的资料表明,米诺环素的作用相对较强,多西环素的安全性较高,在推荐剂量和疗程内(10天),尚无持久牙齿黄染的报道。
研究表明,由于存在幼年动物软骨损伤和人类肌腱断裂的风险,18岁以下儿童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也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医师和家属双方需充分评估利弊,有潜在重症倾向和对常规药物耐药者可酌情使用,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周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