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朝旭会见美官员,就美近期针对中国推进“印太战略”表明严正立场
2024-04-16
更新时间:2024-04-16 04:53:34作者:橙橘网
出品|拾盐士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
近日,一封员工的“辞职信”将广发基金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广发基金的内部管理问题暴露在大众眼前。
在这封辞职信中,员工不仅控诉了相关领导存在个人管理能力不足、专业能力欠缺以及缺乏职业道德等几大问题,还同时揭露了公司考核效率低下、内斗严重、部门管理混乱等严重管理缺陷。
这封辞职信不仅在公募行业引发广泛关注,也在投资者中间引发轩然大波。甚至有网友在相关文章下直言“广发基金亏损能力业界顶尖”。
近两年来,广发基金因业绩走低、产品收益差而引发诸多投资者不满。旗下基金产品在2022年巨亏815亿元后,2023年又再度亏损333亿元。而这封辞职信,不禁再次让投资者对广发基金基金经理专业能力以及公司内控管理机制产生质疑。
明星基金经理业绩亮红灯
问鼎“净值腰斩数量和规模”榜首
拾盐士了解到,这位发布辞职信的员工,曾服务于广发基金的资产配置部。在辞职信中,他不仅控诉了公司管理问题,还尖锐指出了广大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直以来,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不仅能够带领广大投资者获得良好收益、规避风险,也是一家基金公司的“活招牌”。而在过去几年中,广发基金也一度成为众多明星基金经理的“孵化器”,培养出了如刘格菘、傅友兴、吴兴武、郑澄然等万众追捧的业界“顶流”。
而这封辞职信,却“剥去”了某些明星经理的光鲜外衣,直言某基金经理专业能力存在短板。信中指出,该基金经理过去的好成绩,市场整体趋势和运气成分占比较大,目前其手中所管理的产品业绩糟糕,而且专业知识能力储备较弱,不应该管理70%的公募产品。而这样的领导却管理着部门大部分的公募产品,让人对其管理能力产生严重质疑。
同时,他还批评了该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不利于部门发展,例举了如“例会召开频率低”“考核评比草率”“分工不明确”“对于投资经理的任命和考核非常不客观”等详细问题。
有媒体根据辞职信中透露一些的信息,猜测这位员工提及的基金经理可能是杨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天基金网信息显示,杨喆,CF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金融学硕士。曾任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分析师;先后任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量化投资部投资经理、多元资产管理部副总监、基金经理。
2017年,杨喆曾主理交银旗下投顾组合——我要稳稳的幸福。该网红基金产品因配置的资产含债量高,即使在沪深300指数跌幅超过25%的2018年,也依然实现了超过5%的收益,期间最大回撤低于3%,成为了现象级的投顾产品。此外,他还曾管理市场上唯一一只百亿规模的FOF基金(交银安享稳健养老),任期内年化7.52%。
2021年6月,杨喆加入广发基金,现任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基金经理。他带领的部门还有“梦之队”的称号。
但是,杨喆本人的业绩却不太亮眼,甚至频亮“红灯”。
数据显示,目前杨喆管理16只基金产品,管理规模约为58.87亿元,该部门70%的公募产品都在其管理之下。但就任职回报来看,目前仅有四只产品微薄盈利,回报率为0.90%-2.06%。其余12只基金产品均呈现亏损状态,最高亏损率达21.98%。
图片来源于天天基金网
再来看杨喆在广发基金的业绩排名,仅稳健型基金类型排名位于23%左右,其余如进取型与均衡型排名不同程度的位于54%-76%,接近于中下游与下游行列。
图片来源于天天基金网
由此可见,这封辞职信中控诉的内容并非无凭无据,而员工在开头提出的建议,也是出于对广发基金未来着想。
事实上,不只是杨喆,广发基金其他明星经理如今也面临着业绩困境,渐渐失去了光环。
以刘格菘为例,作为包揽2019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前三名的“顶流”基金经理,他管理的广发双擎升级A、广发创新升级混合、广发多元新兴股票全年回报率分别为121.69%、110.37%、106.58%,但是2023年的产品收益普遍告负。
据天天基金网,刘格菘目前管理的9只基金产品中,5只收益亏损,最高亏损达51.97%,整体收益率达到了-31%,在偏股基金经理中排名倒数2%,且近三年的业绩排名也都位于倒数5%左右,管理总规模不足顶峰规模时的一半,仅为376亿元。据Wind统计,2022年6月-2023年12月,刘格菘的管理规模单季度变化分别为684.72亿元、589.03亿元、564.82亿元、526.49亿元、376.47亿元。
图片来源于天天基金网
除此之外,另一位明星基金经理郑澄然的业绩也频亮红灯。截至目前,郑澄然在管的14只基金产品中,仅1只为盈利状态,其余13只均为亏损,平均跌幅超过35%,其中广发兴诚混合C亏损幅度最高,高达49.55%,而且其管理规模也从巅峰时期的482亿元缩水至如今的186.62亿元。
图片来源于天天基金网
有媒体梳理发现,去年广发基金发行和管理规模双双下滑,还问鼎“净值腰斩数量和规模”榜首。据2023年年底数据,成立以来业绩跌超50%的主动权益产品总共有65只,其中广发基金有6只产品,总规模达到了189.94亿,成为基金公司“净值腰斩数量和规模”榜首。
营收净利增速排倒数
管理规模缩水千亿管理费却多7亿
在过去的两年里,广发基金无论是产品收益还是业绩表现,都未能达到投资者预期。
财报显示,2023年广发基金营业收入76.43亿元,同比减少8.93%;净利润19.50亿元,同比减少8.62%,跌出“20亿俱乐部”。
而旗下基金产品业绩更是持续亏损,继2022年亏损超815亿元之后,2023年再亏333亿元,累计亏损高超1148亿元,跌幅达-8.93%。
除此之外,广发基金发行规模也在持续下滑。2020年,广发基金合计管理规模突破万亿,增长至12924亿元,到了2022年发行量却同比缩水4成,2023年发行规模仅为2021年的1/8。
广发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12209.82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2.30%;与2021年高点相比,广发基金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已缩水17.03亿元、6.58亿元,营收、净利润增速在十家大型公募中据倒数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到达巅峰水平后,广发基金的管理规模下滑拐点出现,仅2022、2023两年时间,权益类产品缩水1358亿,缩水近四成。
而去年第四季度,在A股市场与基金费率改革的双重影响下,依然有半数以上的公募规模获得正增长,其中21家规模增逾百亿元。而广发基金规模缩水却超过800亿元,其中权益产品缩水262.45亿元,成为公募基金单季规模缩水幅度最大的公司。
不仅如此,据Wind数据,广发基金的偏股型基金在近1年的平均亏损达到了-21.82%,近3年的平均亏损高达36.6%,远超同期上证指数的-6.05%和-11.29%的跌幅。
由此可见,如今广发基金的营业收入与发行规模双双下降,同时产品业绩也正在面临严峻挑战。
从权益类产品来看,广发基金在所有公募基金中排名垫底。广发基金有6只主动权益产品业绩跌超50%,总规模为189.94亿元,位于“净值腰斩数量和规模”基金公司榜首。据海通证券发布的《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广发基金的权益资产超额收益率为-12.02%。
再来看权益型产品的收益,广发基金近5年都大幅落后于同类平均值。
图片来源于天天基金网
除此之外,广发基金在固定收益方面的业绩也不太理想。其在过去一年的超额收益率为-0.36%,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128/167,在固收类大型公司中排名13/16,排名同样落后于行业中其他基金公司。
但出乎预料的是,在管理规模和产品收益双双下滑的同时,广发基金管理费占营收的比例却日益趋大。2022年-2023年,广发基金给基民带来1148亿的亏损,公司净利润却达到了40亿,累计收取管理费用140.10亿元。
财报显示,2019-2023年广发基金管理费用分别为20.47亿元、42.8亿元、83.82亿元、73.56亿元以及66.55亿元,管理费用所占营收比例分别为61.96%、68.47%、89.69%、87.65%以及82.63%,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以刘格菘为例,其2022-2023上半年,管理的产品合计亏损达288亿元,但却给公司带来了13亿元的管理费用。
与此同时,年后广发基金员工高薪也冲上热搜。据知情人士透露,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资待遇,平均工资为22610元/月,其中40%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15000-20000元/月,20%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10000元/月以下,年终奖平均64500元。就连应届生月薪大概为1.5-2w左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此丰厚的管理费和员工待遇,与产品收益与公司业绩似乎无法匹配,面对这样的情况,基民们也是议论纷纷甚至表达不满。
有投资者认为,公募基金的初衷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基金公司也要承担起对投资者财产的管理和增值责任。在很多基金产品实现正收益的情况下,广发基金产品大面积亏损,不仅辜负了投资者的期望,也与自己当初投资基金的初衷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