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杭州全球总部正式启用
2024-05-10
更新时间:2024-05-10 18:26:08作者:橙橘网
5月8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4)(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新闻通气会,《规定》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版《规定》率先在全国将底层架空确定为硬性规定,同步对住宅阳台占比提升至20%,车位配比也分档进行确定;此外增加建设用地使用弹性,住宅可自动混合5%零售商业等规定,也备受市民关注。为何做这些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什么?5月9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做了详细解读。
远亲不如近邻
人情味不只在便利,更在于交流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新版《规定》中最直观的两点无疑是:每套住宅飘窗、阳台以及非公共活动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该套住宅套型建筑面积的20%;建筑高度大于33米的住宅建筑,首层架空建筑面积不小于其建筑总基底面积的20%;建筑高度小于等于33米且层数大于6层的住宅建筑,首层架空建筑面积不小于其建筑总基底面积的10%。首层架空宜临小区集中绿地设置。首层架空应作为公共活动空间使用,层高不应低于4.5米。
“住宅阳台等空间占比的提升,一方面是公园城市理念的体现,给予市民更多空间打造绿色阳台景观,同时得房率进一步提升,也体现了新规的人情味。”据该负责人介绍,《规定》历时1年多的走访、调研,在综合考虑成都独特气候条件,市民需求等因素后,最终将原规定的阳台占比15%提升至20%。
住得舒服不仅在于得房率的提升,车位配比同样做了调整。“新规对停车位做了更加精细化的调整,实现需求与车位的精准配比。”该负责人说,通过前期调研,90平以下户型,1:1的车位配比完全可以满足需求,而随户型增加车位配比提高也是经过论证的。从总量来看,预计到2035年,成都汽车保有量将增加150万辆,《规定》也完全可以满足该需求。
同时,《规定》中微型车位不计入住宅项目配建指标的规定,指在鼓励开发商利用建筑边角空间,满足市民停车需求。
在该《规定》中,最值得关注的则是新增了底层架空层的设置。“底层设架空层许多小区有,国内很多城市也有,但作为硬性规定,这在全国属于首个。”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之所以将此作为硬性规定,是由于一方面当下的社区、小区生活交流减少、邻里互动减少,底层架空为居民提供了交流、互动的空间;另一方面,底层架空也是公园城市理念的延伸,可提升小区居住舒适度,提高居民幸福感。
重塑街区活力
让成都味道深植每一个社区、小区
近年来,成都通过对特色街区的打造,让玉林路、面街等街区成为备受欢迎的出行、游玩打卡地。从成都人的生活传统来看,市井味、慢生活都离不开街区的建设打造。
为了重塑街区活力,让成都味道深植每一个社区、小区,《规定》延续上版主要街道管控规则,优化中小街道的合理配置,适度住商空间分离,有助于打造多样化的街区形态,形成适应成都地方特色的慢行街区,提高居民出行舒适度和生活便利性。“2017版的《规定》中,将不得设置底商纳入其中,主要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居住中遇到的油烟、噪音等扰民情况,但通过6年多的观察,我们发现街区业态控制、相关职能部门的管控同样是解决的重要手段,一刀切式的管控,反而给市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该负责人说,在实际调研中,有许多居民反映,下楼买水、买油盐、找洗衣店要走10多分钟,这种不便是新规致力解决的。
有条件恢复设置底商,除了让老百姓享受到便利,感受市井味外,夜间亮堂的回家路,白天安逸的活动场所,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不仅如此,首层架空空间的设置,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发挥的地方,让房屋更具观赏性,更有特色。”该负责人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成都逐渐也出现了住宅建筑形态千篇一律、设计感不强等情况,为了给设计师提供更多设计的空间,鼓励企业增设景观廊道、小区服务用房等小区配套服务设施,为业主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规定》将住宅建筑密度提升5%。同时设置建筑外饰面层不计容、建筑项目公共连廊、公共建筑空中共享平台不计容等规定,让设计师有了更多发挥空间,可强化城市立体风貌。
“未来的小区居住品质将进一步增加,开发商也愿意花更多精力打造公共空间,为市民呈现更宜居的小区环境。”该负责人说。
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