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适合考研吗?应避免“为考研而考研”的盲目选择

更新时间:2023-12-04 18:30:50作者:橙橘网

所有人都适合考研吗?应避免“为考研而考研”的盲目选择



导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阶段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阶段,决定着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成败,进而也决定着我们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现,及高质量发展的实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教育在线开展“研招系列访谈”,由总编辑陈志文对话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当前研究生教育热点问题、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等话题进行解读和探讨。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2024年报名人数为438万,比2023年下跌36万人。相比过去5年曾出现的爆发式增长,这次显然是一次正常的回调,是好事情。

此前,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与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兰州文理学院常务副校长王顶明,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胡向东展开对话,就“考研热”“是否应该考研”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主持人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嘉宾

王顶明: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兰州文理学院常务副校长



胡向东: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



陈志文:持续高热后,考研报名人数出现下降,原因是复杂的。两位如何看待前几年的“考研热”或者说“考研高考化”现象?

胡向东:前几年考研报名人数增长非常快,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一个现实。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高考录取率在上升,绝对数量和录取比例都在提升,随之毕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数量大大增加,整体考研数量自然会增加。有一部分学生经过3年、4年的学习,仍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或者说还没有找到自己适合做什么,那么他就可能要选择考研。第二,学生要增加就业竞争力,也会选择先考研。第三,学生真正热爱研究工作,需要增强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自己的研究深度。这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本意。

至于“考研高考化”,就考研来说,只有一种情况有点跟高考相似,就是反复考,就像大家都关注到的广西的唐尚珺同学,高考考了15年,进入了反复复读的一个状态。我觉得只要他爱学习,或者是基于现实需要,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原因去考研,都是无可厚非的事。

陈志文:说到“考研高考化”,我是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人之一。其实,不仅仅是考研人数的大幅增加,不简单是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学历的标签价值正在逐渐丧失。而高考本身就是社会竞争的一个“前置”,当我们都有一张大学文凭的时候,竞争的门槛再次提高,又变成了追求研究生学位。

另外,最近几年,考研又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胡老师刚才说的重复考。尤其是去年,这个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报名增长人数多、增长比例高的是“双非”院校。为什么?因为大家要解决能不能考得上的问题,而不是考上好学校。过去考研是“朝上考”,而现在考研明显是要先解决“上岸”的问题,先要考上。

据中国教育在线去年做的相关统计,很多“双非”院校的考研增长率达到了100%以上,但是一些著名大学比如说985院校,报名人数反而下降了,或者最多就是持平,这也是“考研高考化”的一个趋势,有种回归到类似80年代、90年代高考,先解决考不考得上的问题,而不是考得好不好的问题。

此外,我曾将国家GDP的增长比例和考研人数的增长画了两条曲线,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示负相关的关系,即当GDP快速增长的时候,考研人数往往会下降,而当GDP快速下降的时候,考研人数则会增加。其实这就是胡老师刚才提到的就业问题,就业因素显然在推动考研人数增长。接下来,我们听听王校长的看法。

王顶明:我补充两点,第一是关于“考研热”产生的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研究生招生规模在不断地扩张,研究生招生计划在大量投放,这对考研热度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第二点就是陈老师刚刚提到的“负相关”的问题,其实它并非“负相关”,而是“逆周期性”。所谓“逆周期性”,就是随着经济状况好转,社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加,本科毕业就能找到好的工作,这时考研的增长速度就会放缓;反之,在疫情期间或经济危机等经济下行或停滞时期,就业机会减少,这会促使一部分人走上考研的道路。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逆周期性”说明了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实际上也发挥了“蓄水池”和“缓冲器”的作用,就是把人才“蓄”到了一个继续读书深造的状态中去,缓解就业压力,并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缓冲。为什么说“负相关”可能不准确?因为如果严格按照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实际上GDP和研究生规模是正相关的,因为经济规模总体是在增长的,GDP增速虽然放缓了,但总量还在增长,研究生规模也是在往上走的。

陈志文: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目前有一种现象让人不免有些担忧,现在高校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观念,觉得优秀的学生就应该读研究生。过去只有“双非”院校(即非985、211)在宣传自己学校有多少人考上了研究生。而现在,即使是985、211这些大学也在宣传这些,比如一个宿舍有多少人考上了研究生。在这种氛围和环境下,大家对考研的追求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盲目性,两位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胡向东:我对“考研热”总体来说还是乐见其成的态度,这种现象背后有很多特殊的原因,包括时代原因、个人原因、社会原因等,不需要一概地否定。但确实有一些现象趋于“高考化”,比如有一些“双非”院校,学校的就业率和竞争力相对较弱,于是他们从学生入校开始就设定考研的目标,把大学办成了“高四”,考研成了一个就业指标。大学成为考研预备学校,这种倾向不值得鼓励。

另外关于“好学生就应该考研”的导向,我觉得也是存在的,舆论也在推波助澜。经常有像您说的那种报道,总体来说还是在宣扬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我觉得需要具体分析。不适合考研的人,更多的是对研究没有兴趣,完全被迫,基于就业压力或者是为了延宕这种压力而选择考研。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本专业完全没有兴趣。

我过去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问孩子考研应该做什么准备?我问孩子,你喜欢什么专业,你对现在的本科专业喜不喜欢?结果孩子说,老师我就听你的,哪个专业好考就考哪个专业。这是盲目,为考研而考研,这种现象需要我们进行正向引导。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研究生的“延毕率”(延毕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延迟毕业的学生人数占总学生人数的比例)提升了。不说博士,硕士的“延毕”也比以前有所增加,这其实跟比较盲目地进入研究生阶段,对专业又没有兴趣,没有进取心的状态是有关的。

王顶明:首先,这个现象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它的存在与我们缺乏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养引导性教育有关。实际上,在高考阶段就存在这个问题,很多人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就是盲目的,或者父母帮忙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选择很理性,但可能并不适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这里存在着专业选择的客观滞后性问题,因为我们只能看到当下和近期的情况,或者对未来几年的情况能做出的预测非常有限。然而,一个人的培养,需要从未来更长的周期来考虑。所以现在我们经常说,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更强调要培养所谓的“可迁移能力”,或者说适应力,包括就业转换能力,就是不管学什么专业,你都能在社会上生存、适应并发展。

陈志文:那么对于各大高校都在大肆宣传考研率的现象,你怎么看?

王顶明:就我现在的工作体会来看,这与高校的就业压力有关。高校要承担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就业的责任,但是特定时期的就业机会是有限的,考研的确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毕业去向选择之一。

- The End -

本文标签: 考研  高考  招生  陈志文  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