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企状告中国恒大
2023-12-11
更新时间:2023-12-11 17:08:52作者:橙橘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实习生 李晓娜 北京报道
12月1日,21世纪创投研究院“寻找ESG投资最佳实践”闭门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创投研究院主办,中国私募股权ESG倡议(CID)提供战略合作。
会上,青域基金合伙人牟颖分享了青域基金在ESG投资方面的实践情况。她表示,青域基金是一家专注在绿色赛道的投资机构,早在ESG成为风口之前,青域基金就已经开始践行ESG的理念。
最初,青域基金更多是关注“E”,所投标的都必须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效益。近两年,青域基金在做项目的价值评估时,开始更加重视项目在“S”和G”方面的影响力。
牟颖表示,当前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业链中,中国企业已经建立起较强的全球竞争优势。随着国内大规模产能的不断建成和投产,新能源出海成为必然。
在企业出海过程中可以发现,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例如光伏、风电、新能源电池、电动汽车等领域启动了新的规则和限制。这反映出,“双碳”目标在全球正在引领着以ESG为核心的价值共识重塑。
“这种新的价值框架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经济效益上,比如欧盟启动碳关税,对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核查,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成本。”牟颖说。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企业如果不去追随这种新的价值框架,就没有机会去参与全球竞争。“因此,哪怕新的价值框架不直接反映在产品目前的销售额上,也会反映在将来企业的成长性上。它正在成为更重要的框架,去指引我们做投资。”牟颖说。
比如在欧洲新的电池法案中,对原材料供给到生产过程中的用电、低碳电的来源,材料中回收料的占比等,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引和框架。如果企业不能够领先地给予相应的关注、做出相应的部署,未来产品可能会缺乏全球的竞争力。所以对企业来说,需要从早期就建立起这样的管理框架,它能使企业走得更深更远。
最后,牟颖指出,在ESG的框架中,除了“E”的层面给青域基金的投资带来指引。在“G”的企业治理层面,青域基金同样会十分重视。
在内部做项目的价值评估时,除了强调直接的经济成本,还会关注社会平均成本,即在整个直接经济评价指标之外的附加的间接成本和潜在收益。
比如国内正在建立的碳市场,不同层级的碳市场会给碳投资带来潜在回报。“虽然该体系还处在启动阶段,但我们越来越能看到潜在回报将来的空间是更大的,这些也会更多地纳入到我们的投资评价体系中。”牟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