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确权意味着什么?
2023-12-28
更新时间:2023-12-28 09:27:02作者:橙橘网
文|胡香赟
编辑|海若镜
临近年末,一家跨国药企买走中国创新药公司的故事,成为2023年中国医药行业的最大新闻。
北京时间12月26日下午,阿斯利康宣布拟以首付款10亿美元、总价12亿美元收购细胞与基因治疗企业亘喜生物(GRCL.US),价值较亘喜生物12月22日收盘价溢价86%,比公告发出前60天成交量加权平均溢价近200%,基本处在今年全球创新药企并购案的中上游水平。
由此,中国也出现了第一家被跨国药企完整收购的生物科技公司。
“一场很好的交易,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有医疗投资人评价认为:“过去几年的中国医药市场虽然有泡沫,但不乏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跑出来。有了第1例收购之后,我相信很快就会有第2家、第3家,但会不会因此规模化还不好说。”
按照双方披露信息,本次收购案将于2024年一季度完成,届时亘喜生物将从纳斯达克退市,作为阿斯利康全资子公司在中、美两地运营。
首单是CAR-T,并不算意外
一个合理的收购标的,一家“最懂中国”的MNC和一个值得投资的领域,这项收购不算太让人意外,甚至有CGT领域从业者对36氪表示,在看到这则消息时的第一反应是:
12亿美元,是不是少了点?
被收购的亘喜生物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细胞疗法开发。目前,公司共有5款产品在研,均处在早期研发阶段,包括双方本次重点提及的CAR-T疗法GC012F。这是一款基于公司FasTCAR技术平台打造的BCMA/CD19双靶点CAR-T。亘喜生物在今年ASCO会议上披露的数据显示,这款产品的总体应答率达到93.1%。目前,GC012F在美国开发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正在进行1b/2期临床试验;此外,近期这款产品在美、中国均拿到用于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批件。
如果从全球竞争市场上去看,相较于诺华、百时美施贵宝等已经推出成熟细胞治疗产品的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在CGT领域的布局稍显逊色。今年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阿斯利康才公布了其靶向GPS3 CAR-T的首个临床试验结果。
对于已经有了实体瘤CAR-T和TCR-T管线的阿斯利康来说,正在向CAR-T疗法下一个开发“高地”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拓展的亘喜生物,无疑能成为自己在细胞疗法领域布局的有效补充。
这方面,阿斯利康其实早就开始加码了。今年6月,阿斯利康就曾宣布与一家专注工程Treg细胞疗法开发的生物科技公司Quell Therapeutics达成合作,开发CAR-Treg细胞疗法,或探索在糖尿病、炎症性肠病方面的应用。本次,阿斯利康方面也称,FasTCAR技术平台能够显著缩短生产时间、强化T细胞健康状态,有望提高自体CAR-T疗法的有效性。未来,该技术也有望应用到罕见病治疗上。
前述CGT领域从业者认为,从技术原理上讲,相较于过去的化药、抗体药物而言,细胞疗法其实相当于是在“从根本上解决疾病问题”,未来的医药研发一定是从“科学原理”角度寻找自己的切入点。这也是为何今年投资市场整体较冷的情况下,针对CGT企业的投资表现仍然“相对可以”的原因,而抗体药则是“最好不要碰,内卷得太严重了”。
至于接下来,更多的收购案是否还会集中出现在CGT领域内,前述投资人认为,没有固定的说法,只要估值合理,应该“不会有很大限制”。
体面“卖身”MNC,新的退出路径出现
这项并购案发生在亘喜身上,也不完全毫无预兆。
早在公司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之前,亘喜生物创始人曹卫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市定位在纳斯达克,也是考虑到在国际资本市场“有利于之后与美国研究所和企业合作、license in或并购”。
回到本次的收购案上,能够被阿斯利康“相中”,足以见证亘喜生物在技术和临床数据上的优势,但隐忧仍在。在资本市场上,亘喜生物累计融资金额约为5.5亿美元,截止今年9月30日,公司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仍有2.3亿美元左右,算不上缺钱。尽管如此,大量处在临床1期及更早阶段的管线也注定公司还要在“纯烧钱”的路上走更久。
今年3季度,亘喜生物的研发支出同比已下降33%,成为近5年来公司首次下调研发投入。
这一背景下,“卖身”的故事讲得顺利成章。更何况,阿斯利康给出的价码也足够“体面”。按照医药魔方数据,阿斯利康给出的溢价86%收购的方案,在今年全球整体的创新药企并购案中,都算得上中上游水平。毕竟,在市场寒冬中,更多大药厂在收购时,仍然是抱着“捡漏”的心态去的。
12月初,国内另一家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创新药企业联拓生物刚刚拒绝了一份收购提案,公司CEO、CFO为此在同一天内接连宣布离职,理由正是对方“低估了公司的价值”。
在美国,Biotech最终走向被并购是一条相对成熟的发展路径。但在国内,一家Biotech的终极目标总是成为BioPharma,这也使得在过去近10年中国生物医药的爆发发展阶段中,行业见证了太多原本可以“小而美”地生存着的创新药企业为了谋求上市、做大做强,一步步开启重资产之旅,不断自建厂房、研发平台、销售队伍,朝着平庸艰难前进。
近两年市场、政策两头的双重洗牌之下,能够看出创新药企追求“做大”的思路在逐渐转变。按照Pitchbook数据,2023年生物科技公司可筹集资金达到了近4年来的最低点,约为240亿美元,同比下降35%左右;另据Citeline调查报告,今年约48%的生物技术企业选择与大药企合作的方式来融资。
亘喜生物的案例,至少向中国医药行业展现了以并购作为退出方式的可行性:据丰硕创投测算,按照阿斯利康给出的最高每份ADS11.5美元的收购价格,亘喜生物“背后的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及二级市场定增机构将全部获利退出”。这也为接下来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思考。
不过,这之后中国创新药企业是否会迎来收购潮,相关从业者认为目前仍不好判断。对此,36氪将持续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