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全球复兴,中国两年核准20台核电机组
2023-12-30
更新时间:2023-12-30 17:44:41作者:橙橘网
在钱智民任内,国家电投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和清洁能源发电企业
文|韩舒淋
编辑| 马克
执掌国家电投近6年、带领国家电投新能源装机不断创下纪录的国家电投原董事长钱智民已于一个月前悄然卸任。
2023年12月18日,钱智民出席中国电力建设协会发展战略指导专家座谈会并发言,身份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这意味着钱智民已卸任国家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一职。
据《财经十一人》了解,钱智民是在2023年11月底从国家电投卸任的,继任者尚未明确,目前由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栗宝卿主持工作。
钱智民出生于1960年11月,按照惯例,央企一把手退休年龄为60岁,视情况可延期至63岁。到2023年11月,钱智民已到央企领导人员退休年龄。在2023年3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钱智民当选为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是299名政协常委之一,并担任全国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
截至发稿,国家电投官方网站的“董事会”、“集团领导”页面暂时显示正在维护。国家电投发布的集团新闻中,钱智民最后一次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身份出现是在2023年11月22日至27日带队赴塞尔维亚、匈牙利工作交流。
2023年12月以来,集团相关党组会议、学习、集团工作会议及外事活动均由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栗宝卿主持或出席,其中包括12月3日央视首届“中国ESG”榜样年度盛典。国家电投为获奖的十大“中国ESG榜样”企业之一,该活动同台获奖的中石油、国家能源、中移动、农业银行、宝武集团、华润、中车等央企均由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出席。
核电“大满贯”选手
2018年1月接替王炳华出任国家电投董事长前,钱智民历任中广核董事长、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和中核集团总经理,是迄今唯一在三大核电央企都担任过董事长或总经理职务的央企高管。
2005年,钱智民未满45岁即出任中广核董事长,不过在执掌国家电投之前,他并没有综合型发电央企的工作履历。上任之后,他延续了国家电投新能源装机占比较高的资产特点,持续不断地在新能源投资上发力,国家电投在发电央企中清洁能源占比一直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在对新能源利好的价格政策下,国家电投也呈现出优秀的经营业绩。
国家电投是由原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在2015年合并而来,背后是中国核电产业格局的变迁史。合并之初,钱智民任中核集团总经理,推广“华龙一号”三代核电。2018年执掌国家电投后角色转换,转而推进另一种三代核电技术路线AP1000、国和一号 (CAP1400) 的相关机组建设工作。在他任内,AP1000的首批示范工程三门一期、海阳一期经过延期后顺利并网发电,并开工了后续机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和一号”同期获批开工,延续了这一技术路线的后续发展。组织架构上,他主导了两轮核电业务重组,组建了新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定位为核能总包AE (Architect Engineering,工程设计建造管理一体化) 企业。
钱智民在执掌国家电投期间提出“综合智慧能源”战略,在能源供给侧多能互补,在用户侧将水、电、热、气等通过智慧能源连接起来,强调源、网、荷、储、用协调发展,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能源业务融合。在此战略下,国家电投率先在山东海阳实现核能供暖。
新能源狂飙
电力央企中的新能源冠军,这是钱智民执掌国家电投时最突出的印记。
钱智民上任之初,重组后的国家电投已经有较好的清洁能源基础。2003年,原国家电力公司分拆为五大发电集团和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的初始资产基本为一家上市公司加一家流域公司,原中电投分得的电力资产主要由上市公司中电国际和黄河上游流域公司组成,其装机量在原五大发电集团中敬陪末座,但黄河上游公司有可观的水电和新能源开发资源。
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合并之前,原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已经确定了主攻清洁能源投资的战略方向。他曾在接受《财经》专访时表示,中电投资产规模较小,质量较差,不能和其他发电集团比规模,必须走差异化道路。中电投水电比重较高,清洁能源发展倾向非常明显。2015年与国家核电合并后,陆启洲卸任,原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出任新公司董事长,他在任内延续了中电投侧重清洁能源投资的特点,上任不久就提出“省为实体,弯道超车”的战略,给予地方公司自主权,如今国家电投头部二级公司的新能源投资,大多并不局限在本省内。
钱智民上任之初,国家电投可再生能源装机 (风、光、水) 为4742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为2539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 (含气电、生物质等) 占比为45%,两项指标都已居于五大发电集团之首,但优势不明显。钱智民任内,国家电投不断加大新能源投资,到2022年底,其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9561万千瓦,均大幅领先其他发电央企。
钱智民、西门子能源CEO布鲁赫、《财经十一人》主编马克对话能源转型
2023年3月15日,钱智民与西门子能源CEO布鲁赫出席《财经》杂志、《财经十一人》主办的“中德能源转型高端对话”,钱智民在对话中表示,实现能源独立、保障能源安全,都需要加快能源转型。
“十三五 (2016-2020) ”期间,中国的风电、光伏发展进入快车道,装机增长不断超过规划目标。这期间,对新能源颇为利好的价格补贴政策,也让新能源投资有利可图,新能源资产成为发电集团的优质资产。在2021、2022年间,由于煤炭供需紧张,价格上涨,而电价又无法顺价上涨,导致煤电企业面临巨大经营压力,出现大面积亏损。此消彼长之下,拥有煤炭资产和新能源装机的电力央企业绩突出,而煤电比例较高的电力央企业绩承压。
2022年,国家电投净利润达到193亿元,创历史新高。据国家电投公司债券中期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家电投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增长58%。2023年,国家电投在《财富》500强中位列262位,较钱智民上任时的368位提高106位。
国家电投官网披露的最新数据是,截至2023年9月底,国家电投管理的电力装机总量为2.39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和清洁能源发电企业。
重组核电板块
新能源之外,钱智民在国家电投任内的另一大工作,是推动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的AP1000三代核电技术示范工程并网发电,并推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获批落地。
钱智民上任之初,AP1000首批示范工程的三门、海阳1号机组均具备装料条件,但尚未获批装料。这两个项目都历经设备延期影响,工期出现了明显延误,此后在审批阶段又面临质疑,颇为曲折。两个项目最终分别顺利在2018年、2019年全面建成投产。如今,这两个项目的二期工程均采用自主的CAP1000技术,也都获批开工建设。
而在AP1000技术路线遭遇曲折时,在引进的AP1000技术基础上自主开发的“国和一号”技术迟迟未能获批落地。在此期间,中核、中广核合作开发出“华龙一号”,抓住了难得的时间窗口,在2015年获批开工,并在此后开启批量化建设。华能集团控股开发的昌江二期、石岛湾扩建一期都采用了“华龙一号”技术。
在三代技术引进之初,原本的国家战略是统一之后的技术路线,全部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核电技术建设新的核电站。但由于AP1000首堆拖期,福岛事故打乱了新项目建设节奏,期间中核、中广核抢得宝贵的时间窗口推出“华龙一号”,中国核电技术路线最终没有统一,而是三家核电巨头采用各自的技术,开发各自控股的厂址。
这个过程中,曾在中广核、中核都担任领导职务的钱智民来到国家电投时,不得不面临角色转换。他曾在2015年中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发布会上表示,后续将在许多厂址做包容性开发,前期工作既适合华龙一号,也适合其他三代核电技术。而执掌国家电投后,推动AP/CAP技术路线落地发展是他必须完成的任务。
为了推动“国和一号”完成重大专项目标,钱智民对国家电投的核电业务进行过两轮重组。2018年9月,履新8个月后,钱智民首次调整国家电投的核能板块:国家电投总部与国家核电总部深度融合,国家核电成员单位由国家电投直接管理,实现核能业务核资产的一体化运作。国家核电不再保留本部职能,国家电投成立核能事业部,国家核电的其他相关职能调整进入国家电投总部。此次调整后,原国家核电不再独立存在,核能业务并入国家电投的核能事业部直接管理。
一年后,国家电投核电业务再次迎来调整。2019年8月9日,国家电投召开核能技术创新与工程建设平台改革重组动员会,上海核工院与国核工程公司共同组建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和国家电投核能技术创新与工程平台。新公司的定位是核能平台及AE公司,上海核工院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两块牌子、一个本部”。新成立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实现以设计为龙头的EPCS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Service) 完全贯通,成为核能总承包企业。
2019年9月28日,新成立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正式发布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型号“国和一号”。此前,采用“国和一号”技术的石岛湾示范工程也顺利获批开工。
从结果来看,国家电投力推的“国和一号”最终没能实现统一技术路线,发展空间大幅缩水。这既有国内核电公司技术竞争的因素,也有不可忽视的国际环境变化:2018年10月,美国能源部出台《美国对中国民用核能合作框架》,对中美民用核能合作提出诸多限制,禁止部分设备、技术出口。其中尤其是与美国形成竞争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 (CAP1400) 技术,其美国专有设备出口将不予批准。
核电技术发展之外,钱智民任内还推动了核能的综合利用。2019年11月,国内首个核能商业供热项目在山东海阳投运。至2023年采暖季,这一代号为“暖核一号”的核能供暖项目已经建设完成三期,在给烟台海阳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覆盖到威海乳山,实现跨地级市核能供热,供暖面积达到1250万平方米,可满足约40万人冬季清洁取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