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广州又一次走在前列

更新时间:2024-01-18 00:39:20作者:橙橘网

城中村改造,广州又一次走在前列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

根据批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按照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时序,分区引导、分类施策,积极稳步高质量推进广州市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落实城市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城市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01

城中村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兼具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征,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产物。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城中村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保障,一头连着城市发展。

去年以来,城中村改造备受关注——

去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专门部署;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具体到广东,省委多次强调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广州落地推进12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并探索“房票”、出台全国首个城中村改造条例。

由此不难看出,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城中村改造,为城中村改造按下了“快进键”。


02

城中村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

广州等超大特大城市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这些群体有相当一部分租住在城中村。

尽管城中村租房成本较低,但是普遍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大、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多、配套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社会治理难等突出问题。

而且,城中村在占地面积大、居住人口多、在驻小微企业数量众多等情况下,经济、社会和公共服务等效益产出偏低,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实施改造。

在广州这样的超大特大城市科学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不仅有助于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还有助于改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城市建设发展和治理中的短板,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更好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03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放任不管。特别是城中村的产权结构、人员构成、空间分布、历史遗存等都具有高度复杂性,实施改造时就不能一个思路、一套标准、一种模式,而要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多种方式,从实际出发系统谋划、分类施策,按照城市标准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也就是说,对具备条件的,即资金能平衡、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土地及物业权属清晰的城中村,实施拆除新建;对不具备条件的,不可强行推进,而要以守住安全底线为原则,常态化开展整治提升,在逐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再实施改造;介于前两类之间的,则实施拆整结合

总之,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高效综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04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城中村改造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一方面,要做好征求村民意见、产业先行搬迁、人员妥善安置、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落实征收补偿安置资金等前期工作,确保城中村改造先谋后动、动则必快、动则必成,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另一方面,要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既坚持规划先行、依法征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又坚持公平公开、净地出让,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过去,城中村改造由市场化主导,经济价值高的被纳入改造计划,而历史遗留问题多、安全风险隐患大的却被留置。

现在,全部城中村都要纳入改造范围,征拆时不能只算经济账,只征收经济价值高、问题少的地块,而是要不分好坏全部征收,彻底解决城中村问题,并防止出现新的城中村。

万千新气象,大城大担当。

城中村改造,广州又一次走在前列,期待啃下这块“硬骨头”,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城中村改造的新路子。

(本文转载自“南方+”)

--THE END--

本刊法律顾问: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 谢炎燊、陈慧霞

本刊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刊发表文字、图片作品并不代表本刊立场观点/部分采用稿件因故无法联系作者,如有侵权请移步后台联系删除。

本文标签: 广州市  专项规划  城中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