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说三年,三年后又三年!”这几条路,今年到底能动工不?
2024-01-27
更新时间:2024-01-28 14:31:09作者:橙橘网
小组合作不只是“兵教兵”,推进合作学习的结果不能掩盖了独立思考,评价的最终结果是“去评价”。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徐胜华 青海省西宁市沛西中学
课改不是简单的改课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拿来主义或复制粘贴就可以完成的。从全国课改成果来看,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课改成果较多,而高中阶段的课改成果相对较少。
我所在的学校一直致力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整体而言,学习小组基本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标准而组建的。每个小组均由不同学情的学生组成,由此建立小组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实施小组内优秀生对待优生的帮扶,以实现“兵教兵”。
客观说,小学和初中阶段相比较高中阶段而言,知识的难度不大,宽度也窄一些,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基本可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但进入高中阶段,随着知识量的增大和难度的提升,学生学情区别度也逐渐拉大,这样的小组建设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合作探究功能没有得到真实应用和发挥。合作探究的前提条件是进行探究的学生学情在相近层面,如果不在同一层面,就不具备进行探究的基础平台。
二是对于小组中的优秀学生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作用不大。虽然“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教授别人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法,对自身的提升也比较大,但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新高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中,组内异质中的优秀学生很难得到切实提升。因为被帮扶的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基础问题或简单问题,对于复杂问题,优秀学生则需要与其他小组里的优秀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于是,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其一,动态组与静态组相结合。我们认为,课堂高效可以概括成三个方面的高效:一是全员高效,即所有的学生都高效;二是全程高效,即从课头到课尾的每一分钟都高效;三是全面高效,即既有分数又有素质的高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体现分层教学,又要因材施教。
其二,个人分享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新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当学生习惯了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小组合作时,这反而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新高考要求不相符。因此,应该把培养学生个人能力放在整个课改布局中去合理、有效、均衡设计,既要有小组的团队意识,又要有个人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其三,小组评价向诊断转变。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小组评价不是判定学生的表现如何,而是判断小组的习得情况以及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自我检测,为教与学的改进提供依据,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一直以来,评价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这样的小组评价也是一把双刃剑。
初期,小组评价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但慢慢评价也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甚至造成一种压力。因此,评价的最终结果是“去评价”,这和“教是为了不教”是同一个道理。
换言之,要让评价产生生产力才是真正发挥了评价的应有作用。如何发挥?只要清楚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不断体验成功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理解:如果能让评价产生除小组排名外的后续力量,问题就迎刃而解,也就是把评价向诊断转变。依据评价,对小组、学生各个方面的数据进行诊断,包括学习方面、学生情绪方面、小组建设方面、教师课堂设计方面等因素,通过优化改进,为下一节课精心准备,相信在教与学方面,下一节课永远是更精彩的。
课改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只有经过行动之后的知才是“深知”和“真知”。我们也越加认识到,课改是一项不断改进、不断扬弃、不断迭代的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包打天下的经验。
你觉得呢?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别忘了文末点亮【在看】并【转发朋友圈】☺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