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观察|缴存规模全国第一!重庆这个数据意味着啥?

更新时间:2024-02-23 21:07:31作者:橙橘网

上游观察|缴存规模全国第一!重庆这个数据意味着啥?

在刚刚过去的春季,重庆新市民王波完成了一直压在她心头的大事:给自己开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选择每月缴存方式并缴纳了首笔住房公积金2500元。按照她的计划,依照当前的政策,两年后自己买房便可以贷款42万元,享受远低于商业贷款的利率,贷款后还可以用缴存资金冲还贷款本息。


王波是重庆巫溪人,今年28岁的她在重庆中心城区从事快递外卖工作,收入虽不错,但是全款购房还是比较吃力。为了将来能够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省下更多钱,她选择了自己缴存住房公积金。

在重庆,跟王波一样自己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已突破24万人,缴存资金超过7亿元,缴存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这个"全国第一"是怎么做到的?数据背后意味着什么?

全国首批开展试点

建立自愿缴存使用公积金新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灵活就业人员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国超过2亿人,重庆超过250万人。该群体主要为新市民、青年人,大多租房居住,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十分迫切。中央和国家多次提出要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

2021年,重庆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申请开展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试点,探索建立自愿缴存使用机制,更好帮助灵活就业人员通过缴存使用公积金改善居住条件。同年8月,重庆全面启动试点,成为全国首批6个试点城市之一。

在此之前,住房公积金仅覆盖了单位职工,灵活就业人员长期游离于制度之外,无法享受制度红利。这部分人群以往购房主要是相互支持,向亲戚朋友借款后,全款购房。

2020年,家住重庆万州的张珍平为了女儿在南岸区购买了一套两居室,总价80多万元。"商业贷款要看流水,我们不符合要求,又觉得还利息划不来,就借了些钱,全款买了。"

张珍平说,其实他妹妹当时也想买,但由于一下拿不出几十万现金而作罢。

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试点恰好为这类人群提供了便利。


参与无门槛 存取灵活

"年龄在16-60岁,不论是货车司机、外卖小哥、房产中介还是安保人员,只要是灵活就业,个人愿意缴存住房公积金,满足缴存条件后,就拥有公积金贷款的资格。"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王波说,她还详细了解过该政策,"我可以一次性交清,也可以分月缴,很灵活。"只要一次性缴存3.6万元,存满24个月后,她便可以贷款50万元,也可以每月缴存2900元,连续缴存24个月以上,也能贷款50万元。

如果中途需要用钱,能不能退回来?不少人对此有担忧。

相关政策显示,缴存人如果不想缴了,缴存途中可随时销户取钱,并且还有相应利息。一般来说,缴存的公积金按照1.5%的年利率计息,对于获得贷款资格后没有使用贷款、中途也没有提取的缴存人,在销户时还可额外获得0.6%的缴存补贴。


贷款利率低

与单位在职享受同等贷款政策

相关负责人介绍,灵活就业人员享受贷款政策和单位在职人员完全一样。可使用公积金低息贷款购买首套及第二套住房,个人最高可贷50万、夫妻可贷100万,多子女个人最高可贷60万、夫妻可贷120万,5年期以上贷款年利率为首套房3.1%、二套房3.575%,首付最低两成,还贷途中还可多次提前偿还贷款本金。

"重庆试点建立了一种权利义务合理匹配的机制,缴存金额越多,缴存时间越久,可贷额度就越高。"上述负责人说。

王波算过一笔账,用公积金贷款50万、30年,相比商贷每个月少还300多元,总共可节约利息约11万元。

此外,重庆还创新与12家银行开展合作,对于缴纳了公积金的人员,银行可在放款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还可提供免抵押、低利率、更高额度的信用消费贷款。

专家声音

低门槛、广覆盖 最大化保障缴存人权益

"重庆的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制度突破了现有公积金制度框架,建立了灵活就业人员自愿缴存的机制,体现了低门槛、广覆盖的特色。"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文化交流部主任王卫东说,总体而言,重庆的相关政策设计站在了让群众方便、群众受益的角度,尽可能最大化保障缴存人的权益。

比如,灵活缴存人员在缴存利率、个税减免、贷款额度等权益方面与在职员工保持一致。同时,还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缴存补贴,并在提高贷款额度等方面做了尝试。

重庆还创新了缴存方式。"重庆试点可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情况,自主选择按月、或者一次性缴存,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

王卫东说,重庆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灵活就业人员缴存权益接续机制,让老百姓在不同城市就业,或者就业身份变为单位职工时,个人公积金账户资金和权益可以互相转移,保证存贷款不受影响。

"重庆还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缴存贡献度的评价,建立了一套精确的算法机制,强化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和互助性。"

不过,王卫东也提出,要考虑灵活就业人员在职业稳定性、收入稳定性方面的现实问题,提高风险把控的能力,保证政策的健康性、持续性。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