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感”来写作,大脑才是总指挥

更新时间:2023-11-07 14:30:35作者:橙橘网

用“五感”来写作,大脑才是总指挥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3年第八十三期(总第753期)

先发一个讲座的海报,报名讲座送签名新书,具体可参见文末海报。

【按】本文首发在《作文通讯》2023年10月刊上。转回我自己的公众号留下一个发表的印迹。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重点在于强调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学会去发现。其实发现美并不一定只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去摸,都可以发现美。

以上所说,就是人的“五感”,即形、声、闻、味、触,分别对应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是人感知外部世界的路径,写作时,也需要积极调动这“五感”,然后将获得的感受付诸于笔端。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一首《夜雪》,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但诗人却调动了多种感官。细想来,“夜雪”写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夜”通常意味着看不见,而雪花飘落又是悄无声息的。似乎无法使用视觉或者听觉来写,然而白居易不但写出来了,还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已讶衾枕冷”,这一句中的“冷”是诉诸触觉。夜晚醒来,惊讶于被子和枕头都非常寒冷,这是从侧面写雪下得很大,而且下了很长时间。因为大雪下过一段时间之后,气温会大幅下降。一个“讶”字,写出了一种情态。因为雪落无声,睡梦中浑然不觉,但醒来后感受到“衾枕冷”,才忽然意识到原来是下雪了。

“复见窗户明”,这一句中的“明”是诉诸视觉。诗人看到窗外一片明亮。为什么夜晚会如此明亮呢?原来是暗夜之中积雪的反光,而积雪能够有这样的反光,也正暗示了雪下的时间很长,也很大了。这一句与前一句配合着写出了雪之长,雪之大。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一句中的“声”是诉诸听觉。何以“知雪重”?因为“折竹声”,只有雪很大,落在竹子上,压断了竹枝,才能听到声音。而“时闻折竹声”,暗示了雪还在下,而且雪势有增无减。

据考证,这首诗与《琵琶行》作于同一时期,其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正值人生的低谷。诗人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角度来描写夜雪,看似只是对夜雪实况的再现,但细品这首诗,我们却能感受到诗人是在通过营造了一个清冷的环境,来表达他内心的孤寂之感。显然,多重感官的调动,不是简单地对客观事物摹写,感到什么就写什么,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听到什么就写什么,而是把通过各种感官输入的信息,经由大脑的加工,做出了新的主观性很强的排列组合,从而传递了诗人的某种主观感受。

品味完了白居易的《夜雪》,我们再读一首苏轼的《春宵》。


春宵 【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宵一刻值千金。”一开头,诗人就单刀直入,直接抒发主观感受,春天的夜晚,是那样的宝贵。这句已经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那“春宵一刻”何以就“值千金”呢?下一句给出了答案,因为“花有清香月有阴”。这两句构成了一种因果关系,前一句是结果,后一句说原因。

诗人如何让读者接受这种主观性很强的判断呢?显然不能只是说清楚原因,这个原因要有力度,才能将读者代入其中。“花有清香月有阴”,正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花有清香”是诉诸嗅觉,“月有阴”是诉诸视觉。有美丽的花朵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有朦胧的月色带给人阴柔之美,怎能不陶醉其中呢?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两句为了音韵和谐而在语序上使用了倒装,正常语序应该是“楼台歌管声细细,院落秋千夜沉沉。”这两句在描写上是诉诸于听觉。与前两句联系在一起,春夜空中弥散着花香,朦胧的月色之下,远处楼台上传来悠扬的歌管之声,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不过,读到末尾两句,有心的读者必然要问一个问题,在这夜深人静的春宵,是什么人还在楼台之上听着悠扬的歌曲,又是什么人还在院落里荡秋千呢?显然,这种嬉戏玩享受是达官贵人的专利。于是,很自然地就从诗中读出了一些讽刺的意味。

虽然是“夜沉沉”,但通过“五感”,能够接收到的信息一定不只是诗中所提及的这几种事物,然而诗人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这些来写呢?毫无疑问,这也是大脑主导之下选择的结果。诗人就是要通过这些事物,来营造一个美好醉人的春夜,而这春夜在美好醉人之外,又带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更为丰富的思考与感受,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诉诸“五感”,是古诗中最常见的写法。读一读下面这些经典诗句,想一想这些诗句都调动了哪些感官来描写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不只是古诗在写作中诉诸“五感”,这个描写方法古今通用。我们看《社戏》中的一个片段,想一想鲁迅在这一段描写中又调动了哪些感官呢?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最后,需要特别提示,不只是要读拆解下来的诗句或者是片段,都调动了哪些感官,还要还原回原来的文本中去。深入揣摩作者在调动多种感官来描写事物的同时,如何以大脑为主导筛选组合相关信息。当你从底层逻辑上理解了写作的这一路径与方法,自然就有机会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了。


想要报名参加的朋友,可以扫描识别下方的二维码。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给我自己的作品带个货

本文标签: 苏轼  夜雪  五感  诗人  写作  白居易  总指挥  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