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计划课堂思考: 沉迷电子产品,真的无计可施吗?

更新时间:2023-11-07 18:30:43作者:橙橘网

C计划课堂思考: 沉迷电子产品,真的无计可施吗?


“哥哥长时间玩手机以后,(每次沟通)觉得只有自己是对的。”课堂上,雨辰讲述着他的哥哥玩手机之后的变化。

“雨辰,你这个观察很细致。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我作为老师,想引导他更多表达自己的观察。

“就是这几个月。”雨辰委屈地说道。我知道,他已经通过亲人的变化隐隐明白沉迷电子设备的危害。

在课堂上,我和L2的孩子们共读《要是你给老鼠玩手机》的绘本,我将和他们一起使用批判性思维中“权衡利弊”、“找原因-寻求解决方案”的思维点,以旁观者的视角重新看待沉迷电子产品这件事。

虽然我经常能听到家长们向我倾诉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等情况,但即便对教这节课的我而言,也可以很肯定说,沉迷电子设备,并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事。

事实上,与“沉迷”、“上瘾”相关的动作,都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根源性解决方案。如果一昧寻求“瞬时有效”,其危害通常也是长久性的。很极端的案例就是“网瘾学校”,少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无法给孩子戒除网瘾,就寄托于这里。但通过“电疗”、“惩戒”出来的孩子,或许短时内不再玩游戏,但长久的心灵与身体伤害也再难让他从伤痛里走出来。

那么,对于沉迷电子产品的现象,真的无计可施吗?不,绝对不是。

正如我仍然在上这一课,因为它能种下一颗抵御诱惑的种子。此后,不断地提升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构建属于孩子自己的“精神防火墙”,使他有坚定的内核面对这个诱惑越来越多的世界。


/NYT/

在课堂上,

重新思考小老鼠“玩手机”

回到这节课上。

课堂的绘本内容简单:小老鼠小米和男孩是好朋友,一天早上,男孩在做吐司,小米却不停地打扰男孩,向他提出各种需求。男孩拿出了手机,和小米说,如果你安静十分钟,我就让你玩手机。


作者:[英]戴维·米尔格里姆

C 计划L2寒假思辨 阅读课用书

之后,小米就沉浸在了手机的世界里,哪怕男孩带他去他最喜欢的游乐园,哪怕男孩给他买了他最爱的薯条冰淇淋,哪怕他从云霄飞车上飞了出去!他都没察觉到。最终小米漂流到了一座荒岛,直到手机没电了,他才终于在崩溃中重新能感受到现实世界……

我陆续问了孩子们“玩手机给小老鼠带来什么问题?”、“玩电子产品对人的精神和身体有什么危害?”、“玩电子产品有好处吗?”、“怎样给小老鼠提建议”、“为什么会爱玩手机”、“有没有什么替代方案?”等问题。

孩子们四散的思绪,也随着这样的结构化思考方式更加收敛。


/关于玩电子产品的权衡利弊,我和学生们共同完成/

孩子们伴随着我抛出的问题积极地讨论答案,他们为小老鼠思考的同时,也在反思日常他人和自己身上看到的现象。

我问孩子们,那如果小老鼠试完这些方法,还是不听建议,继续玩手机怎么办?

“那就把手机锁起来,惩罚他。”一个孩子说。

“不能这样。如果惩罚,小老鼠可能会很失落,甚至离家出走。”另一个孩子马上反对。

“偷偷把手机电池拿走,让他玩一下又需要充电,玩起来不方便。”一个孩子想到可以提高让他玩的门槛,让小老鼠玩得不那么舒适。

孩子们的回答是真实的,但我们也需要正视每个易成瘾活动的“优势”,那就是为什么它能让人沉迷,这样才能找到替代方案

我引导孩子们开始一起归纳为什么愿意一直玩电子产品。


/玩电子产品的替代方案,我和孩子们共同完成/

“想获取知识可以去博物馆,想要刺激可以去现场观看,想放松可以出去走一走,爬爬山,到大自然里捡树叶拼贴画。”一位孩子联系现实生活认真想着替代方案。

“那如果下雨呢?”我顺着她的畅想问了下去。

“如果下雨没办法出门,可以坐在窗边看小水珠跳舞。”她想了想说出了这句带有诗意的话。老实说,那一刻,我都有被她描述的真实生活场景治愈……孩子们也越来越多回想起生活里比手机、电子手表等电子产品好玩的事。

诚然,一次课堂,并不能让孩子完全不沉迷于玩电子产品,但他们已经在这次的课堂中完成了一次批判性思维训练。


/学员家长与C计划婉儿老师的聊天截图/

后来,家长的反馈中,我们也看到那堂课后孩子的改变。有天夜里,一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女儿课后和家庭一起制定了《家庭电子产品使用公约》,还把这个公约设计成了游戏的形式方便坚持,经过一周的实施,孩子真的减少了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我知道,埋下的批判性思维小种子们正在慢慢发芽,未来这些小芽苗也将长成参天大树帮助他们自发抵抗来自世界的更多诱惑。


/Lana Marandian/

批判性思维——

孩子面对诱惑的底层力量

如果我们使用一蹴而就的粗暴解决方案,比如打掉手机,惩罚或者直接限制孩子的使用时间。孩子或许会一时因为外部压力屈服,但他抵御诱惑的内核却未启动。他的内心驶向也很可能往“等待不再被控制的一天”、“如何反抗可以不再被控制”的方向远去。

此刻,问题的核心反而成为“控制与反控制”,他不再能看到沉迷这件事本身的问题。

而当那颗种子成长为真正的思考能力,改变才真正开始。

当具备一定思维训练的孩子再来看玩电子产品的问题时,他便能逐渐使用思维技能去考虑利弊,知道不节制使用会有危害。此刻,父母与他的协商便有了基础面(“沉迷电子产品是有害的”真正成为共识),一切沟通才开始变得有效。


/ NYT /

思维能力更进一步的孩子,能从“沉迷”中归纳特征,能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想出解决方案,比如我们课堂上大家讨论的替代方案,并开始采取行动——这样的孩子就能开始主动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对抗面对的诱惑了,他也拥有了更稳定的内核。

这种基于理性的、高质量的思考方法就是批判性思维(Critial Thinking),掌握这项能力的孩子就能通过分析和推理,来独立判断该相信什么和做什么,以此来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而这种思考方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像思维体操一样,需要通过训练来习得。

科技时代带来的诱惑在逐渐加强,事实情况比我们想得更严峻,即便我们成年人也难做到完全不沉迷。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训练大脑,当诱惑来临,去剖析诱惑的利弊,直面诱惑的原因,在权衡利弊后找寻替代方案。

只有当底层思维能力越强,我们才能真正理性地优化自己的行为。

撰文|大麦

排版|番茄

编辑、校对|袁振、许栩

最新课程

C计划思辨阅读课,可以引领孩子从阅读、思辨中逐渐掌握思考工具,拥有思辨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应对未来的挑战

如果想让孩子——

懂阅读,爱思考,善沟通,

会选择,负责任

点击下方图片,来体验我们课程吧!

更多信息请扫右下方二维码

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回复[独立思考]可领取礼包

本文标签: 小老鼠  批判性  c计划  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