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谷蛾有何特征?用什么方法防治?
2024-01-28
更新时间:2024-01-28 10:36:48作者:未知
杨树常见病虫害有八种,其中病害两种: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虫害六种:桑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
1.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
识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
发病规律: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10月以后停止。树势衰弱时,发病严重。同一株病树,阳面病斑多于阴面。
防治要点:加强苗木栽培管理,秋季(9月初)对来年要出圃的苗木,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普遍喷雾1次,以减少苗木带菌量。发病高峰前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涂干。
2.杨树黑斑病。叶部病害。易引起早期落叶,衰弱树势。
识别要点:一般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叶正面出现褐色斑点,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
发病规律:一般毛白杨于5月初开始发病;加杨于6月初开始发病。发病轻重与雨水多少有关,雨水多发病重,反之则轻。树木(苗木)密度大时发病重。
防治要点:冬季清除枯枝落叶;育苗(造林)密度不可过大。发病初期每15~20天喷药1次,可用45%代森锌、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喷雾。
3.桑天牛。蛀干害虫。
识别要点:幼虫于枝干内向下蛀食,隔一定距离向外蛀1通气排粪屑孔,排出大量粪屑,有红褐色液体流出。
防治要点:于成虫发生期组织人工及时捕捉。于幼虫活动期,寻找有新鲜排泄物的虫孔,由上而下插入磷化铝或磷化锌的毒签或毒丸,用黄泥封口。保护和利用招引啄木鸟。
4.杨尺蠖。食叶害虫,群居危害,易爆发成灾。
识别要点:幼虫危害可吐丝下垂迁移,俗称吊死鬼,爬行时脊背拱起又称造桥虫,。
生物学特性:该虫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冠下的土层内越夏越冬。次年春,当地表解冻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雄蛾具有趋光性。4月初出现幼虫,初龄幼虫有吐丝下垂转移危害的习性。4月中旬至5月初为食叶盛期,5月初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
防治要点:成虫出土前,在树干基部涂阿维菌素加废机油(1∶20)药环,可有效阻杀上树雌成虫,且对路过的小幼虫及老熟幼虫均有良效。幼虫发生期,喷施25%灭蚴脲3号2000倍液。于晴天上午,距树干1米处挖宽、深各20厘米沟,用300~500倍有机磷杀虫剂浇沟。
5.杨黄卷叶螟。叶部害虫。
识别要点:幼虫危害,尤喜危害嫩叶,幼虫吐丝粘缀嫩叶呈饺子形或在叶缘吐丝将叶折叠。
生物学特性:1年4代,以幼龄幼虫在落叶、地被物及树皮裂缝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初杨树发芽后,越冬幼虫开始出蛰危害。幼虫吐丝粘缀嫩叶呈饺子形或在叶缘吐丝将叶折叠,隐藏其中危害。5月底6月初幼虫老熟,在卷叶中化蛹。6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之后世代重叠。10月中下旬幼龄幼虫越冬。
防治要点:在苗木和幼树上,于幼虫发生期喷布1%阿维菌素3000倍液。
6.杨扇舟蛾。叶部虫害。
识别要点:幼虫危害全身密披灰黄色长毛,身体灰赭褐色,背面带淡黄绿色,每节两侧各有4个赭色小毛瘤,第1、8腹节背中央有一大枣红色瘤,
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我市1年4代,以茧蛹在落叶、墙缝、树洞或表土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交配产卵;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2代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3代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第4代为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世代重叠。最后1代幼虫危害至9月底陆续下树,寻找适宜场所结茧化蛹越冬,个别幼虫至10月上旬化蛹。
防治要点:早春第1代卵发生期,人工刮除枝干上的卵块或摘下有卵叶片。幼虫发生期,喷施25%灭蚴脲3号2000倍液。
7.杨小舟蛾。叶部虫害。
识别要点:老熟幼虫体长21~23毫米,体色为灰褐色或灰绿色,微带紫色光泽,体侧各具1条黄色纵带。
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我市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羽化产卵。5月上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第2代幼虫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3代幼虫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4代幼虫发生于9月上中旬。3代者幼虫危害至9月,4代者危害至10月底,第2代幼虫以后世代重叠,常常大发生,大面积吃光树叶,危害较大。10月中下旬最后1代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墙缝或表土下吐丝结薄茧化蛹越冬。
防治要点:同杨扇舟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