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在家里怎么清洗干净(衣服在家里怎么清洗干净呢)
2024-01-18
更新时间:2024-01-18 18:06:36作者:佚名
作者:曹胜高
商周乃至虞夏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有关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如“民罔常怀,怀于有仁”“以义制事”“以礼制心”“知之曰明哲”“信用昭明于天下”等等。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开始对这些思想的内涵和价值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开始举贤纳良,董仲舒在回答武帝策问的时候,提出了推行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的建议。
“常”有通常、普遍和永久之义,“五常之道”即为最基本、最普遍、最稳定的五种道德。自此之后,仁、义、礼、智、信五者作为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被确定下来,为历代王朝所提倡,成为了中华传统伦理体系中的核心,熔铸在民族精神之中。
“仁”高居“五常”首位,根据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仁”由“人”和“二”两个单字组成,其本意就是人,是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是处理人际关系应持的基本态度。
孔子在继承传统的亲亲、爱亲、爱人、仁民、敬德保民、忠厚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学思想。在孔子看来,“仁”是立身之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据统计,《论语》中讲“仁”的内容多达一百多次,足见“仁”在孔子学说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在《论语》中,“仁”多是在孔子的学生问的过程中提出的。孔子对弟子实行的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弟子的性格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所以,提问的对象不同,场所不同,孔子回答也不尽相同。
就是这样,在孔子一次次和弟子讨论的过程中,“仁”的涵义被阐释得更加清晰。
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
这是“仁”的本始。这里的“人”,不只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还包括了广大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仁人“爱人”的对象超出了“爱亲”的范围,而获得了“泛爱”的性质,将“仁”由“爱亲”推广到“爱人”。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出门办事就像接待贵宾,使唤民众就像承办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想要的,不能强加于人。要做到在朝廷上没有人埋怨自己,在家里也没有人怨恨自己。
子贡与孔子讨论“仁”的时候,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是孔子对“仁”的界说,是对人与人关系的一种解释。自己想要成功,也要支持别人成功,自己想要发展,也要帮助别人发展。凡事都能推己及人,这是成就事业的根本。
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仁”就是一种克己的工夫,克制自己的内在欲望,时刻以敬持己。具体的内容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礼制的东西不看,不符合礼制的言论不听,不符合礼制的话语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事情不做。
孔子认为,只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而且,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
最后,孔子又进一步说明求仁的具体条目,这就是要达到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实现。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需要不断地修炼和学习。有一次,子贡向孔子请教:“仁德一定是很难得到的吧?我们应当怎样去培养它呢?”
孔子回答到:培养仁德可以从头做起。比如说,工匠要做好他的活计,必须先有得心应手的工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该选择那些大夫中的贤者去敬奉他;对于自己来说,就应该挑选那些士人当中的仁者交朋友。这样,才会培养起仁德来。
可以看出,“仁”的基本意思就是“爱人”,其主要内容就是倡导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应当有爱心,要关怀人,要同情人,同时也要遵守、维护以礼为表现形式的社会现实秩序。(曹胜高)
来源:新华日报
要理解“仁”的核心理念,在《颜渊》篇中,这几段话非常有代表性:“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的核心理念,概括起来,就是克己、爱人、复礼。就“仁”而言,更核心的是“爱人”。
孔子的“仁”是为了“复礼”,“复礼”是“仁”的目的。孔子讲“仁”不离政治理想和施政理念和方策,孔子的道德是君子之道,不是普通的小人之道。所以他的“仁”不是以自身为目的,“礼”才是“仁”的归宿。
复礼必须通过爱人的方式才能达到,这是孔子继承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提出的特色理念。
爱人,是“仁”的特征。由于这个爱人是为了“复礼”,所以这个“爱”是和“礼”的等级制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有等差的爱,是先爱亲,后爱人,由爱人,以致爱上、爱君、爱国。这和墨子提倡的“兼爱”不同。如何算爱人?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道,很明显就是指“仁”和“礼”,也完全适合于描述“爱人”的表现。关于忠恕,论述很多,主要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要宽容。
要“爱人”必须克己。要“爱人”也不是容易的事,自然而然的事,孔子也慨叹,没有见过有好德如好色者;说当时能见到赴汤蹈火的群众,没见过为仁而死的百姓。(“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但也认为,要达到仁没有多么难,要仁就可以得仁,并且不应该埋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克己是要改变自己的那些低级趣味,获得良好的道德修养。克己是到达道德理想的必须的条件和途径。孔子的克己特别是对君子说的,克己方面,主要是“修己”、“约”、“戒”,提倡通过内求的方式提高道德修养。达到爱人的境界,最经常的方法就是“自讼”、“自省”、“自责”等等。
后来我们看到的情况要比孔子当时的情况好得多。经过儒家德治长期治理的熏陶,为道德理想而死的仁人志士并不少见,这也是孔子的理想。孔子当世之时,礼崩乐坏,那么说不足为怪,所以孔子感到这么下去就没有救了,所以很着急,君子学生,要“当仁不让于师”,勇于担当,做实践“仁”的表率,可以急不择路,先师而行,就不讲先后了。“天地君亲师”才是真正的顺序,相对于天地君亲,师在后面。可见“仁”的背后有更高的目的,是“礼”让”爱“呈现出超出对"爱“ 的一般理解的阶梯式的层级结构,这也是容易对孔子误解或者被孔子迷惑的地方之一。
孔子关于“仁”的理念,是服务于政治的,政治方面就体现为德治,这种德治对依靠社会和谐促进进步,有积极的意义,为中华文明提供了丰富的道德思想资源。当然不能讳言,同时也带来道德泛化的倾向,历史上的德治变成了人治,人治又变成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治”,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和合理生活追求,使社会活力受到压制。另一方面,把政治理解为德治,把政治这个复杂的社会活动,全部纳入道德之内,显然是不合适的。政治活动,比道德要复杂得多,把道德推广到政治的各个方面,用道德观代替政治观、历史观,造成政治、历史领域很多的道德悖论。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现在对政治和历史问题的分析,使得许多政治观、历史观,达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程度。
《论语》记录的孔子论述“仁”的地方是很多的。按题主期望,把《论语》中有关“仁”的较常引用的论述录记如下,供参考。多处出现的,以第一次出现的篇章为记。
“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阳货》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仁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孔子的仁爱思想意义深远,对历史影响巨大,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仍得以充分体现!
孔子的“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他人生命,表现出人的“仁”之本善本性。马棚失火反问伤人乎、邻家丧事一日不饱、知高徒短命而恸哭等文字记载,以及孝母爱子之言行等等,都充分表现了孔子之仁爱!
二、传授“孝悌”之道。孔子日常教学,向弟子传授:“供养父母,无违礼于父母”之孝道。其弟子有若的一句话:“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是孔子教育之果,也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爱思想!
三、推行“恭、宽、信、敏、惠”为政之道。“恭”是为官恭敬,“宽”是治民要宽厚,“信”是取信于民,“敏”是勤于政事,“惠”是施惠于民,都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爱思想。
四、践行“忠恕”之仁爱理念。主要表现在孔子的“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理念上。
孔子的仁爱思想,是建立在人道主义之上的,是最本善的人性体现,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我们后人应该取其精髓,弘扬广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仁”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国人行为标准指南》五大元素中,第一元素,也是最重要一个元素。(其他四个分别是:“义礼智信”)堪称古代的“八荣八耻”。
青山把孔子口中的“仁”归纳为三大特点:
中国的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到了孔子的时代,文字的寓意性还很浓:我们将“仁”字拆开来看,是“人字旁”+“二”,即“两个人”,单看“人”字结构是“一撇一捺”互相支撑,所以“仁”字寓意“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扶持”,用现代话讲,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很符合中国人骨子里的人际关系学思想。而孔子认为,这种精神,正是做人的基本义务。否则就和禽兽没区别了。即“仁也者,人也”。
所以孔子的“仁”,第一个特点是:孔子赋予了“人”一个属性:“仁”。从而将“人”和“禽兽”区别开来。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维护西周过时的道德标准,他看不到时代在巨变。当时奴隶制逐渐向封建制过渡,新兴的大地主诸侯王们,只想着统一天下,需要的是法家让国家兵强田多。在他们眼中,孔子只是个落伍而固执的老头,天天在耳边讲的都是一些陈旧无营养的空话:类似于你要尊老爱幼啊,要听父亲的话啊。像极了长辈的谆谆教诲,年青一代,只会左耳进右耳出。孔子开始还满心壮志,讲的滔滔不绝,后来发现诸侯小年轻们,都打起了鼾。于是,他推出了“仁”这个绵里藏针的“道德大棒”来敲醒“酣睡”的诸侯。 意思是,你不听我老孔的话恢复建国初年的“八荣八耻”就不是人。
所以孔子的“仁”,第二个特点是:“仁”也有“不仁”一面!因为他的产生,根本是为了维护孔子旧贵族阶级利益的“道德武器”。
孔子的“仁”是一门人文主义学说。孔子讲的都是“封建社会为人处世行动指南”。他把凡事都归为“人心”和“人性”上,否定了“天鬼学说”和“神权思想”。
例如孔子说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为什么要“敬鬼神”因为是“务民之义”即这是做人的道德规范。“而远之”表明,因为没有鬼神,所以要远离鬼神学说的讨论。又如古时对动物也有祭拜的仪式:叫“蜡”。孔子说:“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意思是即使是猫,人们也间接得到过它吃田鼠的好;即使是虎,人们也间接得到过它吃野猪的好。所以虽然它们无知,但是祭拜它们也是人的“仁”性精神在发光发热。(而当时人们祭拜的普遍原因是认为:动植物有灵性,能成妖精,而鬼神真实存在。)
所以孔子的“仁”,第三个特点是:开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否定了当时主流的“神鬼主义思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进步意义。
当年文化,当年历史,听当年青山娓娓道来。欢迎朋友们交流和关注我!
谢邀,关于人之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是绝对之命令。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一定应该做之事,必须为做而做,因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之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之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之行为,用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蔑视之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也是后来儒家所说之"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义之观念是形式之观念,仁之观念就具体得多,人在社会中之义务,其形式本质就是它之"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之事,但这义务具体之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真正爱人之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之人,故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之总和,"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
《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由此看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言之,"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之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之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实行仁之方法。
后来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系矩之道",说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之行为,儒家有部论文集名叫《礼记》,其中《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系矩之道",《礼记》另有篇《中庸》,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其中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大学》所举之例证,强调忠恕之道之否定方面;《中庸》所举之例证,强调忠恕之道之肯定方面,不论哪方面决定行为的"系矩"都在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
忠恕之道同时也是仁道,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之责任和义务,就包括义之性质,因此忠恕之道就是道德生活之开端和终结,《论语》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之"系矩",随时可以用它,实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简,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就是守中,古字的写法是一竖加两横,也就是一阴一阳,按现在字面的看法也是为“两人”,一阴一阳之谓道,构筑了一太极,太极阴阳对立、互化、统一,也就是阴阳是对立的,或者说矛盾,没有对立就是死水一潭,没有生机,但对立了不能造成分裂、分化,所以阴阳虽对立,但阴中要有阳,阳中要有阴,阴要向着阳,阳要向着阴,要向中靠拢,才能互化,互化才能统一,统一才能生,才能生生不息,这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所以,仁不是懦弱,也不是书生气,因为仁本身里面就有阴有阳,打个比喻吧,一个人残暴,强大,但也温和、渺小,一面魔鬼,一面也是天使,当他把这些运用得当的时候,也就是“中正”的时候,他就是“仁”了,所以说,仁者无敌,
佛、耶稣老子孔子都没有著书立传,而是由弟子记录流传,所以他们都是伟人是真理的见证人,老子去冲击真理的最高峰,超出了人类的极限,死路一条被人们奉为太上老君,孔子停在半山腰下来后教导世俗如何行事他们都是人类的指路明灯也是麻烦的制造者。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古人在离别时也有以歌赠别的传统,历朝历代关于送别的诗词很多,这里精选其中比较有名、流传久远以及有代表性的以飨读者。记得点个赞,喜欢就分享。
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 汉·苏武《诗四首》
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三国魏·曹植《七哀》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南朝梁·江淹《别赋》
日暮浮云滋,握手泪如霰。——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南朝梁·沈约《别范安成诗》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南朝梁·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别鹤声声远,愁云处处同。—— 南朝陈·江总《别袁昌州诗二首》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南朝宋·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
送君一为别,凄断故乡情。—— 唐·陈子良《送别》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唐·陆龟蒙《别离》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唐·陆龟蒙《别离》
一步一回首,迟迟向关近。—— 唐·王维《留别丘为》
相送天涯里,怜君更远人。—— 唐·刘长卿《送张起、崔载华之闽中》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唐·李白《送别》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唐·李白《江夏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唐·李益《途中寄李二》
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 唐·李益《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唐·杜牧《赠别二首》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二首》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唐·郑谷《柳》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樽罍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 宋·黄大临《青玉案·千峰百嶂宜州路》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宋·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
我是行人更送行,潇潇风雨倍伤情。—— 宋·赵善括《鹧鸪天·我是行人更送行》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宋·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客里登临俱是感,人间送别不宜秋。—— 元·张昱《赠沈生还江州》
青草红亭万里尘,送君那得不沾巾。—— 明·袁宏道《别闽人王生》
春风浓似酒,难浣别离情。—— 明·刘绩《题西陵送别图送姚进士》
漫漫即远道,惜别在良时。—— 明·陈子龙《拟古·别李氏也》
惆怅天涯分手处,秋高一雁落江泮。—— 明·万泰《留别董西来》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清·曹雪芹《红楼梦》
衰年送少年,后会渺云烟。—— 清·袁枚《寄梅岭》
春风若为长条惜,应遣情人少别离。—— 清·厉鹗《思佳客》
万里征途愁入梦,天南分手泪沾衣。—— 苏曼殊《束装归省,道出泗上会故友张君云雷亦归》
你喜欢上面哪些诗句?说一说。
【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禮的意思是尊尊與差的意思。用現在的話說叫等級制度。天子是至高至上的,諸侯仕大夫一級尊從一級。
仁則是上級要體恤仁愛下級,包括黎民百姓。這樣才能上下協調,和諧。
德政也就是儒家倡導的仁政,其中包括寬恕與法家的法制有別。是讓國人自覺地服從,而不是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