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11月是感染高峰?雾化比输液伤肺?在家做小心这5点!

更新时间:2023-10-26 18:09:01作者:橙橘网

支原体肺炎11月是感染高峰?雾化比输液伤肺?在家做小心这5点!

今年,科大大想问宝爸妈们,最想把谁从热搜上搬走?

毫无疑问,那必须是让人烦躁,又让人害怕的“支原体肺炎”,最近不管科大大发啥,后面总是一堆支原体肺炎相关的问题。

可烦人的TA,最近又上热搜了,而且,据说是要在11月“大爆发”?达到感染高峰!



来源:新浪热点新闻

宝爸妈们,面对这个“大魔头”,你还好吗?



除了止咳药,家长接触最多的就是雾化了。

不过很多尝试过雾化止咳甜头的家长,却对它上了瘾!医院到处可见的小小“钢铁侠”!



甚至很多医院的医生都在「滥用雾化」

雾化治疗好像变得越来越“万能”......



导致现在每个妈妈人手一台“雾化机”,随随便便花个大几千买一台,老公都直喊肉疼!!



来源:网络

据科大大了解,现在市面上的雾化机:上有大2000的,下有便宜至99的。不少人都说:“1000以下的雾化机都不能买啊!”

✔ 雾化比输液副作用还大,会伤肺?

✔ 那么你家娃到底有没有必要,在家雾化?

✔ 雾化机该怎么挑?

✔ 在家如何操作,才能达到医院的效果?

1

雾化副作用太大,会伤肺?

雾化表示:冤枉啊!都是给药方式,凭啥说雾化副作用大?



实际上,雾化和输液、口服药一样都是给药方式,他们起作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雾化的优势在于:给药精准、用药量小、药物更好吸收,起效更快,而且使用过程中宝宝不疼不痒,接受度更高。

但是,即便雾化有优势,也要知道是药三分毒,一点副作用都没有不太可能。

因此家长可以在雾化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把副作用降到最低:



2

娃一咳嗽就雾化?小心坑娃!

雾化相对于输液来说,进入到全身的药物剂量会减少,全身副作用小,但是!

目前国内滥用雾化的现象很严重,甚至连医生都在乱用......

排除特殊和少见疾病,目前在儿科门诊的常见病中,倾向于积极给予雾化治疗的疾病,有3种:

1、哮喘

2、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或类似的情况

3、喉炎

但也需要注意:疾病的诊断往往是个动态的过程!

比如:不少过敏性鼻炎的宝宝,在发生呼吸道感染或接触过敏原后,会继发长期、反复的过敏咳。严重时可影响睡眠,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说病的种类和名字,大家不一定很清楚,具体什么情况雾化,我们也做了一张图,大家可以看看:



常见的普通感冒、流感引起的咳嗽,不论是雾化激素、盐水还是抗生素或抗病毒药、化痰药、中成药,则都没有意义,不会对病情有帮助!反而可能带来药品不良反应风险,甚至可能因为药物刺激呼吸道而加重咳嗽。



爸妈们记住,对于「是否雾化」需要有正确的判断。

3

长期雾化激素会影响发育?

有一些妈妈表示,我家宝宝雾化布地奈德以后,1年都没长个儿了,是不是药物影响?

➱ 有研究表明:

骨密度的降低与长期【高剂量】吸入激素有关,但与【中低剂量】相关性不大。

【长期低剂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儿童生长发育和骨骼代谢【没有显著影响】。

如果宝宝确实需要长期大剂量吸入,那么每3-6个月需要监测一次身高,每年监测一次骨密度。

如果病情允许,要及时将药量调到【最小有效维持剂量】。

还有的妈妈表示:长期雾化不会产生药物依赖吗?

这种想法是妈妈们对雾化吸入用激素药的误解,激素类药物本身并不会让人体产生依赖(成瘾)。

妈妈们之所以有这种顾虑,可能是看有些激素类药物的科普,对文章中提到的激素“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没有完全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病情好转的时候,按照医生的要求逐渐减量停药,是不会出现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的。

短期使用更不存在这个问题。

4

什么药能拿来雾化?

雾化虽好,但有几种药,坚决不要用来雾化:

➱ 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抗生素都没有雾化剂型,比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氨曲南、头孢塔顶,黏菌素,两性霉素等。

➱ 中成药:比如喘可治、痰热清、喜炎平、炎琥宁、热毒宁,还有其他中成药注射液。

➱ 其他:比如地塞米松、利巴韦林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干扰素、a-糜蛋白酶注射液。

有家长表示,你说这些药物不能雾化,但医生开了啊。

如果医生开了,你可以拒绝,真的可以,一定要刚一点!



那到底哪些药可以用来雾化呢?

临床上,可以拿来雾化使用的药物只有3种:



➱ 但是要注意:欧洲是不推荐2岁以下的宝宝使用祛痰药的,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如果使用化痰药物,痰被化的比较稀,反而不容易排出来。

如果孩子实在痰浓不容易咳出来,可以吸入生理盐水。

很多妈妈在后台问,雾化生理盐水,该怎么调配?

实际上,不推荐家长自行调配生理盐水。用来雾化的生理盐水,医院和药店都能买到,有500毫升1瓶的,也有10毫升1支的,都可以用。

5

医院人太多,在家方便,比去医院好?

因为近期各大儿科医院人都很多,很多家长输液都选择,在室外进行,而且去医院太麻烦,还要担心交叉感染,所以很多家长选择在家雾化。

但是!

雾化应该首选在医院进行。

一个是家长难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二是一旦孩子雾化中出现不适,也可以及时应对。

所以,如果不是去医院非常困难,建议还是尽量在医院雾化。那些询问科大大买什么雾化机的妈妈们,可以捂好钱包了。

那么针对那些实在实在想在家雾化的家长们,又该选择什么样的雾化机呢?

那么,如果你家娃经医生确诊的确需要雾化,该怎么选择家用雾化机?

6

1000元的雾化机和几百块的差别?哪个更好?

现在的雾化机,随便上网一搜价格差距异常大。而绝大多数家长都是根据价格高低,来判断值不值得买,认为:好的就等于贵的!

其实市面上常用的雾化装置,除了那些复杂和昂贵的吸入器,常用的吸入就3种: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因此,建议家用雾化器还是选择射流雾化器振动筛孔雾化器。特别是宝宝对于噪声比较敏感的,还是选用振动筛孔雾化器更好。

挑选雾化器时,也别只在意价格!着重看以下3点:

01

雾化颗粒度

国家标准规定颗粒直径在 1~5 微米(μm) 的颗粒要 > 60%。

很多不合规的雾化器,制造出来的雾气颗粒直径过大,药液根本到不了深处的气管和肺泡!

沉积于气道的药物液滴:大小应为2-5µm(例如支气管扩张剂)

沉积于肺实质的药物液滴:大小应最多为1-2µm(如肺血管扩张剂等需吸收入血的药物)

所以当药物无法到达深处的气管和肺泡时,对于喉炎这种比较接近口腔的治疗影响不大。但对于哮喘这种情况,影响就比较大了!

还有些雾化器出的颗粒直径太小,药液会随着呼吸被呼出体外,也起不到作用。

所以购买之前,仔细看产品说明书上的标注:



02

残留液量

国家标准规定雾化残留液应该 ≤ 0.8 mL。

雾化药物一般也就几毫升,如果孩子做完雾化后还有很多药水残留在里面,那简直是:

开眼跑河里——自作死,明吃亏!

如此下来既亏钱,又费时,还无法达到治疗效果!也太惨。

残余液量也可以在说明书里看到:



03

噪音

国家标准规定雾化器正常工作时的整体噪音应该 ≤ 65 dB(分贝)。

噪音过大的雾化器,非常容易让宝宝产生恐惧心理,不配合吸入。尤其是在生病、心态紧张的情况下,一个滋里哇啦的东西,糊鼻子上,任谁都会排斥!

所以选择噪声相对小的产品,可以减少宝宝的恐惧感,提高配合度。



在这3个基础上挑选,我们都可以找到合格的雾化器。所以并不是价格越贵越好,买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然后还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才是最好的!

不过在操作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以下3点,雾化效果会大打折扣!

7

在家雾化,怎么做效果好?

操作时,重点规避这3大误区:

01

雾化时,越哭闹效果越好?

不少家长跟我说,医院医生专门嘱咐说:“雾化时孩子越哭效果越好!”说是因为孩子在大口呼吸,能吸入更多药物。





其实,最好还是在安静状态下吸入治疗效果更好!

因为孩子在哭闹时,往往表现为吸气急促、呼气延长,药物还没来得及吸入就被呼出,药物微粒会因此导致惯性运动方式而留存在口腔、口咽部,从而影响药物在气道的分布。

这时如果只是做喉炎的雾化,不会特别影响疗效。但对于喘息等病变部位较深的患者,就不好了!因为药物没有被深入的吸进肺部。(这种患者,我们通常鼓励患者尽量采取平静呼吸的慢呼吸模式,并偶尔深呼吸。)

所以做雾化时还是建议:安静吸入!

02

雾化时间,越长越好?

很多家长担心达不到药效,或者害怕浪费,就自行给娃加长雾化时间。

其实咱不需要刻意用完!

因如果雾化时间变长,罐里的药液会随着溶剂的蒸发、药液的浓缩,导致气雾中药量减少;这么一来气雾微粒会增大,雾化效果也会变差,所以一般建议雾化时间每次 5-15 分钟就足够了。

03

雾化前涂面霜,雾化后不洗脸漱口或喝水?

雾化前涂面霜,会让更多的药物被面部吸附。从而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所以雾化前不能涂面霜。

雾化吸入治疗后,如果不漱口会让药物在咽部聚集,诱发口腔霉菌感染。如果用面罩进行雾化应注意擦脸,清除残留在面部的药物。

这位妈妈就是不擦脸党的代表↓↓↓



最后,雾化全流程照着这张图做就行啦!快把文章转发给家人吧~



今天的内容是不是学到了很多呢?关于养娃是不是又自信了一点呢?